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呼吸内科 > 16
编号:10298977
近10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1.1.3 脏腑论治

    1.1.3.1 肺脾同治

    张氏等用哮喘灵(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等)以治肺,用哮喘平(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焦三仙、甘草等)以治脾,1d两方同用,间隔服药,意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观察了11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张氏治疗咳喘之患多从肺脾两经着手,认为痰饮咳嗽者,需中土有权,饮浊不致泛滥,若痰湿潴留,复困脾运,以致痰源不断。因此理中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均为其临床常用处方。

    1.1.3.2 肺胃同治

    周氏运用和胃降逆法(法半夏、陈皮、获苓、厚朴、沉香、旋复花、莱菔子、甘草)治疗夜间哮喘32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2 %。赵氏治疗胃酸返流致咳,认为肝胃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肺失清肃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宜平降肝胃,助肺肃降。自拟降逆止咳汤(木蝴蝶、蜜枇叶、苦杏仁、蒸百部、川厚朴、绿枳壳、旋复花、代赭石、川郁金、谷麦牙、海螵蛸、粉甘草)试用于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 http://www.100md.com
    1.1.3.3 肝肺同治

    武氏等总结哮喘从肝论治常用五法分别为疏肝理肺法,清肝泻肺法,柔肝熄风、宣肃肺气法,疏肝利肺化痰法,养肝益肾肃肺法。并对174例哮喘病人采用调肝理肺法治疗,药物分别给予四逆散、柴芩泻白散、柴胡陷胸汤及过敏煎加减。结果痊愈5例,临床控制27例,显效72例,有效5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0.8%。王氏等咳喘从肝论治五法,分别为疏肝理肺法(香附、郁金、苏子、赤白芍、炒丹皮、柴胡、黄芩、苏梗、清半夏、钩藤、枳壳、白前、杏仁等),清肝泻肺法(龙胆草、山栀、青黛、黄芩、蛤蚧、连翘、丹皮、钩藤、桑叶、川贝、竹茹、枇杷叶等),通肝畅肺法 (旋复花汤加桃仁、地龙、桂枝、射干、生牡蛎、露蜂房、泽兰、僵蚕、郁金等),平肝降肺法(羚羊钩藤汤加减)及滋肝润肺法(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减),试用于临床亦获良效。谢氏用清肝泻肺汤(桑白皮、地骨皮、栝楼皮、丹皮、柴胡、山栀、黄芩、百部、贝母、半夏、黛蛤散、枇杷叶)治疗肝咳 78例,除5例无效外,其余均获效。

, 百拇医药     1.1.3.4 肺肾同治

    陈氏等用清肺补肾法(炙麻黄、黄芩、鱼腥草、全栝楼、葶苈子、补骨脂、黄芪、射干、苦参、沉香、雷公藤、大枣)治疗发作期哮喘34例,并与单纯清肺平喘法(上方去补骨脂、沉香、黄芪)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 %,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陈氏等以补肾益肺法(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陈皮、姜半夏、炒苏子、乌梅、地龙、磁石、补骨脂、胎盘、桃仁等)治疗哮喘300例,总有效率为91 %,其中显效率为49.3 %。许氏等以补肾和清肺平喘药组成的宁喘冲剂(附片、熟地、巴戟天、麻黄、黄芩、苏子等 )在发作期治疗哮喘36例,显效率为61.6 %,且可明显减少激素用量,西药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0 %。

    1.1.3.5 肺肠同治

    苏氏等以通腑法治疗哮喘发作期属实证或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者,结合辨证,寒哮选用 I号方(生大黄、全栝楼、苏子、炙麻黄、杏仁、细辛);热哮选用Ⅱ号方(生大黄、全栝楼、苏子、灸麻黄、杏仁、生石膏)。共治58例,结果总显控率为65.5%,总有效率为91.4%。张氏在治疗慢性咳喘疾患时,尤其注意通润大便。临床上对燥热烁津,大肠传导失职者,用养阴润燥的沙参、麦冬、火麻仁、白蜜等;对阴虚血少,肠燥不润者,服用滋养阴血的药物如生地黄、生首乌以养血润肠;痰热内阻,热结胃肠者,则用调胃承气汤通腑泄热。, 百拇医药(崔红生 王广军 武维屏)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