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呼吸内科 > 13
编号:10298943
流感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高,呈暴发流行,迅速蔓延,且症状较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劳动能力,还可使年老体弱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因并发细菌性肺炎、中毒性脑病或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流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包括思维基础和思维要点两部分。

    一.流感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基础

    1.病情

    (1)明确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在医院门急诊部接诊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考虑流感的诊断。

    流感的全身症状较重,如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局部症状较轻,如流涕、鼻塞、打喷嚏、流泪、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和从鼻咽部分泌物或口腔含嗽液中分离到流感病毒或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血清抗体测定无助于早期诊断。了解流感起病天数很有意义,因为抗流感病毒药物在起病1—2天内使用疗效最佳。流感还应与普通感冒等其它呼吸道感染等鉴别,因为两者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

    (2)症状特点

    对症治疗是流感治疗的主要内容,治疗流感的药物除抗病毒药之外,大都是对症治疗药。同为流感患者,不同个体的症状各不相同;即使症状相同,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必须问清楚患者具体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维护劳动能力。

    (3)并发症

    并发症是引起流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咳嗽咳痰加重,肺部听到啰音,胸片发现肺部炎症阴影,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等,应考虑并发细菌性肺炎,多见于老人小孩或体弱者。中毒型流感可见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相应表现,如谵妄、昏迷、抽搐或休克等。

    2.病人

    病人的背景资料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如以年龄来分,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及婴幼儿;按生理特征,有孕妇、哺乳妇女等;按不同职业,有司机、高空作业、办公室人员等;以伴发症来分,有伴发上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不全、癫痫、高血压、哮喘、青光眼等;另外,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发病以来经过何种治疗等,有无伴随用药均应注意了解。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拟肾上腺类缩血管药物,高空作业者不宜用有嗜睡付作用的抗组胺药等,此外患者的经济社会情况也会影响医生的决策。

    3.药物

    治疗流感的药物大体有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缩血管药、止咳祛痰药和抗组胺药等几类,每类药物中常用的药也有几种,其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剂量、制剂、给药方法和途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也不尽相同。必须全面掌握、灵活应用。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多数治疗流感的药物是复方制剂,上市药品可有几百种之多。其组方不同,剂量不同,故用途不同,副作用也不同。, 百拇医药(蔡映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