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90105
大肠杆菌能够在膀胱中形成生物膜包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0日 科学杂志
     科学家最近报告,大肠杆菌能够在膀胱上皮细胞中形成由生物膜包被底菌落,它还可以向膀胱腔内凸出。这一发现将能够解释为什么在经过抗生素治疗,且机体的炎症反应很强的情况下后泌尿道感染会持续存在。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Gregory G. Anderson等人利用电子显微镜在感染大肠杆菌的小鼠膀胱表面发现了由大肠杆菌菌落形成的“多囊性凸出”。研究人员在今年7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上述发现。

    研究人员用尿道型大肠杆菌(UPEC)诱导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产生泌尿道感染,观察到在膀胱表面可以看到大量的体积较大的凸出。免疫系统功能完好的野生型小鼠也会出现类似的膨隆,但是密度只有变异型小鼠的十分之一,而在另外一种品系的小鼠中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发生。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到:“这一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在不同的动物群体中,存在不同的遗传变异。尽管不同宿主的防御机能也有所不同,致病原的持续存在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nderson等人报告,细菌存在于纤维多糖类细胞基质中,它相当于细胞外环境中的生物膜,但是它是存在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内。根据细菌菌落向膀胱腔内凸出的程度,科学家估计,由于生物膜的存在,每一个被感染细胞的体积会增加一倍。荧光抗体染色的结果显示,在这些多囊性凸出的表面存在uroplakin,这种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是覆盖在膀胱上皮表面的。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凸出为细菌的生存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了细菌的扩散,并造成了细菌的持续存在。

    本研究的结果还为空隙性膀胱炎的发生提供了一种解释。Joseph J. Palermo告诉路透社记者说:“对于这种疾病,从病理学和机械学角度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发现细菌能够隐藏在膀胱上皮中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 Anderson认为,这一发现还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比如,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寻找一种物质,能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或者破坏生物膜,防止它们从膀胱表面的分离和脱落,也就防止了细菌从中播散到泌尿道中。 Anderson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还为解释复发性或者慢性感染的发病原因,如中耳炎,提供了线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