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3661
组织胞浆菌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所引起,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病,以侵犯网状内皮系统或肺部为主的深部真菌病。其变型菌杜氏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duboisii)引起者,以累及皮肤或骨骼为主,而不侵犯肺部。约半数患者为儿童;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且多为播散型。在我国很少见。

    荚膜组织胞浆菌最近发现其有性世代。此菌可从流行区土壤中分离出。流行区猫、犬、牛、马等动物也可感染。其传染性极强,可由患病的家畜传染给人,不能直接由人与人交互感染,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也可通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借血行播散;也可产生局部病灶,并累及邻近的淋巴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三型:
, 百拇医药
    播散型 常并发于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病情危重,婴幼儿和年老者易得,有显著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颤、咳嗽、疲倦、乏力、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头痛、消瘦、腹泻,有时大便带血。病程急缓不一。多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婴儿患儿很似严重的粟粒性结核如面色苍白、消瘦、盗汗、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部分儿童伴有皮肤粘膜损害。

    肺型 由于吸入组织胞浆菌的孢子而致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1.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起病很急、伴有全身不适、发热、寒颤、咳嗽、胸痛、出汗、呼吸困难。但阳性体征很少,胸部X线检查可见散在的结节状阴影或局限性肺部浸润。

    原发性肺部感染的基本病变是病灶性肉芽肿伴以肺门淋巴结炎。肺部肉芽肿性损害的多少与吸入致病菌的量有关。这种急性型是一种良性过程,大都自行缓解,仅有0.1%~0.2%的可能性发展成全身性疾病。
, 百拇医药
    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其临床表现很似慢性肺结核,如咳嗽、胸痛、发热、寒颤、呼吸困难、咯血、虚弱、疲倦乏力、盗汗、体重下降等,可借免疫学实验协助诊断,查痰找到真菌更可确诊。

    2.病程缓慢,数年后,其肺部可有进行性、退化性病变,病程可达1~10年左右,本型可由肺部原发病灶蔓延所致,也可为二重感染。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多见。病死率很高。

    皮肤型 多见于成人,皮肤损害以面部及颈部为多,也可波及口、鼻、咽喉,男性外生殖器及四肢等处,表现为溃疡、肉芽肿、结节、脓肿或坏死性丘疹等,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液化性坏死。一般无全身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颇似血液病或结核病等,须加鉴别。确定诊断需作真菌检查:①骨髓涂片可见巨噬细胞增多,在有些巨噬细胞内包含有椭圆形酵母样孢子。②真菌培养:将骨髓、病灶组织或血液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或沙氏培养基上,经2~4日后,出现白色真菌菌落,镜检可见大型分生孢子。③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常有助于诊断,尤其是病期较长者,若此时皮试仍阴性,多可除外本病。然在高度流行区内,若皮试阳性,尚需结合其他指标方可确诊。④血清学检验也有助于诊断,尤其是滴度升高者常有助于判断预后。血清学检查宜在皮试以前进行,以免因后者的激发引起假阳性的现象。

    【治疗说明】

    一般支持疗法很重要,如加强营养,给富有营养的饮食和适量的维生素B和C,必要时可输液、输血或血浆等。药物治疗如二性霉素B、庐山霉素、球红霉素等。局限性皮肤或肺部局限性病损者,可以手术切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