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自身活性物质药理 >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 阿司匹林
编号:10131119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3日 中国医药报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从19世纪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像其他药物一样,阿司匹林也有副作用,主要是抑制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和刺激胃,破坏胃黏膜,并可能引起胃出血。 有时,药物的副作用可被转为优点,阿司匹林由于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因而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可明显降低动脉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这种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20世纪中后期已被广泛地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用于冠心病患者预防心肌梗塞;对心房纤颤的患者,可预防脑卒中及栓塞等。 一些医生在有发病危险因素的人(如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来保护心脏和血管,这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不仅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而且使胃肠道并发症的副作用减至最小。事实证明,这种治疗是有益处的。 然而,长期服用此药的人,对以下几点需要加以注意: 1.长期的阿司匹林治疗,即使是小剂量,亦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黏膜糜烂本身可能并不严重,但可能导致溃疡,进而导致出血或穿孔,尤其是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因而可能导致明显的出血。所以,在服用此药时,如有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疼痛、烧灼感、黑便等症状,应及时找医生,或停服此药。原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更应慎用或不用阿司匹林。 2.在饮酒前后不可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酒精也会损伤胃黏膜,这时服用阿司匹林,就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目前的研究资料没有证据表明减少剂量或使用缓释剂可显著降低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医生们也不清楚谁应服用多大剂量和使用多长时间最合适,因为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3.少数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可出现皮肤出血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青紫或出血点,甚或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这在老年女性尤为常见。遇到这种情况,可及时停用阿司匹林,并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要权衡利弊,对于没有发病因素而完全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疾病而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大多数医生目前是不赞成的。, 百拇医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室研究员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