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31034
如何剔除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3日 中国金药网
     多年以来,医院领导层对资产管理的兴奋点一直集中在货币资金方面,对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的药品或生物制品,一般只注意购销价格和质量,至于流通环节的内部控制是否严密,财务管理手段是否科学,普遍缺少必要的关注,以至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严重问题。

    一、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管员责任不清,巨额药品去向不明如某大型医院的药库管理分为3个阶段:1994年5月以前,1994年6 月至1997年、1997-2001年。3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保管员管理,每位保管员离岗不仅未进行实物盘点,连保管账也不移交,由接付人重新建账。当上级部门检查发现药品短缺 228.8万元时,3位保管员相互推倭,管理层花费巨大精力,至今仍难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又如某专科医院住院处药局,3位工作人员和药局主任均持有药品柜的钥匙。待群众举报查实药品短缺4万余元时,院方无法分清各自的责任,只能不了了之。
, http://www.100md.com
    2.药品会计责任不清,药品流失无人问津 某大型医院设有3位药品会计,分别管理西药、中药、中成药。由于能力上的差距,3个类别的药品数据很难在同一时点上结清,每月与财务科、药库、药局的对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日积月累,西药、中药和中成药的会计账目分别比财务科少 36.6万元、54万元、138.2万元;一中成药局保管员擅自借出2.9万元,拿走各种药品7.6万元无人知晓

    3.监管不利、巨额疫苗款账外循环 某卫生单位将疫苗原料加工发包给下属一科室经营,并为其筹集了45万元启动资金。发包协议虽然规定收支由财务料统一管理,缴清承包费后奖励承包人8万元,余款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发展基金、奖励基金、福利基金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但在操作中,由于单位疫苗冷藏库内3个科室共用,责任不清,承包科室负责人毁掉了生产记录,隐瞒了生产批次,不仅用价值7万元的疫苗私下易货,为个人购买了住房,还将易货换回价值267.2万元的疫苗账外销售谋取利益,使单位受到巨大损失

    4.赊欠药品多年不入账,出现问题责任不清 某大型综合医院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将200余万元的药品账外循环。在2000年10月被上级管理部门责令纠正时,由于供货单位多,品种复杂,实物与账目难以衔接,账目出现了 70.2万元差额无法查实,只好以每年核销29.7万元的方式调整账目,其间的内幕无法查清。还有一大型专科医院赊欠药品不入账,财务报表出现了近100万元的赤字。
, 百拇医药
    5.药品管理条件差,大量药品潮解变质 某大型医院基建期间将药品安放在简易工棚,搬迁后又将药库设在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室,1994-2001年陆续报废药品151.1万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介绍几种药品管理的好办法

    1.建立主管药品会计责任制 中型以上医院在药剂科设1名药品主管会计,负责药库和各个药局(调剂台)的金额控制。其责任是:每月负责同财务科核对金额账,控制各类药品的金额、数量明细账;监督分类会计与药库、药局(调剂台)保管员核对保管账数量;不定期参与实物盘点,督促药品管理人员履行职责。这种管理方式责任集中,不易出现疏漏。

    2.实行药品分柜管理制度各药局(调剂台)分别设立3 套药品柜,每套药品柜的药品量和品种数一致。三班倒人员各自负责1套,发放药品后,凭处方到药局主任处补充,使其数量不变。月末3个药品固定数与药局主任现存数之和即为药局药品总数,既责任清楚,又便于药品总量的控制。
, 百拇医药
    3.建立药品管理人员变动审计制度凡药品管理人员变动,要先审计后移交。对被审计人员账账相符情况、账物相符情况和未结清的账目情况,审计人员要出具书面的审计意见,帮助划清责任。未设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此项工作由财务部门进行,或由单位领导指定专人进行。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控制药品损耗率,西药和中成药为3%,中药为5%。报废药品必须遵循利益远离的原则,实物必须交审计(财务)和纪检部门验收,报领导批准后,由验收部门监督销毁;对超正常损耗的药品,由责任人按照责任大小分摊赔偿。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药品是单位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领导一定要像重现货币资金一样,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在源头上堵住药品流失的"黑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