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77993
只因过生日没买新鞋 五女童竟吞药“集体自杀”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27日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杨通河

    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的王花花(化名)静静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刚刚度过自己13岁生日的她看上去文文秀秀,你怎么也难以相信,她会在花蕾一般的年龄用“死”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烦恼”。

    7月22日下午6点钟,王花花的妈妈下班回家刚刚踏进工厂家属院,发现有孩子在院子啼哭,而自己躺在地板上睡觉的小女花花怎么也拉不醒。她感觉情况不妙,马上叫来另几名孩子的父母,火速将孩子们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孩子们过量服用安眠药引起了中毒。

    幸亏及时救治,5名女童都没有性命之忧。苏醒后,王花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她用压岁钱在遵义卷烟厂附近的一家个体药店买了120粒安眠药,和比自己小一两岁的4个小伙伴全部服下,进行“集体自杀”。

    5名女童的父母都是贵州省遵义市一家老牌国有企业的固定职工和临时工,她们则都在企业附近的一所小学就读,最大的王花花13岁,最小的只有10岁。

    “活着没意思,爸妈对我不好。”苏醒后王花花不断抱怨着自己的爸爸妈妈。

    7月24日下午,王花花的父亲在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回忆,“出事的原由就在一双鞋上”。前不久的一个周日,正好是花花的13岁生日,这天全家准备上街买些东西。而花花把要好的同学和伙伴都约到了家里,没有与父母和哥哥姐姐一道去。父母便给花花留了20多元钱买小吃招待同学。晚上,花花发现姐姐多了双新鞋。自己过生日没有礼物,反而给姐姐买了新鞋,这令花花“非常想不通”。

    “花花是我的三个孩子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在班上一直排在前面”,花花的爸爸说,“除了6岁时被扇过一巴掌,以后一直未打过她。”

    “而且平时她要买什么都行。这不,她要买新凉鞋,也给她买了。”他指着病床前的一双鞋子对记者说。

    花花把自己的“伤心事”告诉小伙伴后,没想到激起了大家的共鸣,小伙伴们也纷纷诉说自己在家里经常“挨打挨骂”的“不幸遭遇”。心灵的共振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决定———“死了算”。王花花说,她们都知道安眠药吃多了会死。

    家长从完全神智清醒后的孩子们口中得知了安眠药的来路,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案,已被警方拘押的药店老板查明没有经营许可证。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说,安眠药必须凭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定量开领,十来岁的孩子能够如此容易地弄到这么多,令人惊讶。幸亏及时抢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呼吁搞好日常“源头管理”,“不要出了事才进行查处”。

    而几位孩子的家长坦承,平时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学校听不听话,成绩好不好,但孩子心灵深处想些什么,并不知道。

    据有关教育专家介绍,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据了解,生命与死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仍然是一片空白,教育学生珍视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生,是当前亟需针对青少年补上的一门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