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04
编号:10122004
倾听,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养生茶馆)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8日 《健康时报》 2002.07.18
     朱晓敏

    我不知道倾听是否是一种艺术或生理本能,但生活告诉我,人与人交往,需要倾听。倾听不仅是对说者的一种尊敬、一种肯定、一种沟通,同时,对听者来说,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经常要采写新闻稿件,因此采访的过程便是我与人交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会向对方提问外,耐心倾听帮助我获得了一些真实宝贵的资料。

    记得那是在内科住院的一位老人,说想向我说说心里话。为了不让老人失望,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老人所在的病房。

    这是一个久被疾病缠身的老人,近两年,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老人渴望尽早恢复健康。但事与愿违,老人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同时,又患上了急性感染性末梢神经炎,下肢终日疼痛,得不到片刻的安宁。痛到极处,老人的胃也翻腾,但又吐不出来,不吐吧,胃里又难受。实在忍无可忍,老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结束病痛。就在老人绝望之时,主管医生在为老人查房时的一段对话打动了老人的心。

    原来,有一种药物可以医治老人的疼痛,而此时病房没有。这位医生就到处打电话查询。老人想,对于自己这样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她们还如此尽心。她们是在救命呵!自己若死了,怎对得起她们呢?就这样,老人打消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其实这是一个在局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医生为病人用药、找药是职责、是本分。但老人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是医生在想方设法搭救他,他遇到了天下最好的人!

    我专注、认真地倾听,老人也很动情,把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活动告诉我,使我获得了第一手的、真实、感人的材料。

    这次采访,确实使我感悟很深。老人重获健康的人生,与其说是药物力量,不如说是老人对人间真情能及时倾听、及时体会、及时感悟的细致心境。

    我的感悟缘于对老人的成功采访,而采访得以成功的前提是我能仔细倾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会倾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忠实的听众,我们就不会感到孤独,心灵就会息息相通。 (朱晓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