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0119923
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李同学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14日 《健康时报》 2002.03.14
     考前要减压 心态要调整

    春节刚过两天,李同学就上了父母给她报的高考补习班。从此时开始,她的周围充满着考前的紧张气氛:在她住的小屋里,父亲写着:“努力吧!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课堂前也有一个倒计时牌:离高考还有某某天。从上高三起,她就时常坐立不安,越临近高考,她就越是心急如焚!她总为高考担心,每天睡觉前都在想:接到高考卷子时,卷上的题都不会,脑子一下停止了转动……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李同学感到心慌、头晕、紧张、易怒、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她仍然坚持着,每天晚上学到半夜12点,有时坚持到深夜l~2点,但效果却是越来越差了。

    像李同学这样面临中考、高考,出现类似心理症状的同学绝非少数。为什么离中、高考开始还有一年半年,不少同学就出现这么严重的紧张情绪呢?我们先把这种心理症状称为严重程度的重大考试前焦虑。

    中学生中考、高考对学生本人前途的意义,每个家长和学生都很清楚。在我们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中,考不上好些的高中或大学,很大程度上就意味失去好的竞争机遇。正是这种理念,使他们对考试就像面临一场重大战役,这已对学生和家长们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应激事件。面对应激,首先是同学周围的气氛:警示牌、标语、老师、同学、家长严肃的表情,再就是老师、家长的不断言语督促,这使同学的紧张程度不断加剧。同样处在这种氛围内,有些同学心情坦然,而有些则出现严重的焦虑,这又因为同学的个性不同。许多个性有较严重缺陷的同学此时暴露了他的弱点:预测未来,尤其对中、高考的后果过于担心,处事总是过度紧张。这样一些情况使同学产生严重的大考前焦虑。

    焦虑不是坏事,在一定时候,焦虑是动力。但过度焦虑则是有害的;加上人为的破坏休息时间,产生的后果是同学精力体力的过度消耗,最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严重下降。

    克服过度焦虑需要老师、家长、同学们一起努力。不对同学过度要求,老师家长不要去过度渲染考前紧张气氛;同学自己则应在考前数月,甚至一年前就开始调整心态:减少不良自我暗示,系统进行考前放松训练,做好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锻炼计划,逐步培养平稳的心态。如自己经过努力,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找心理科医生帮助是必要的。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在没有医生诊治下乱吃药,有的抗焦虑药有过度镇静或成瘾性,服后第二天头晕脑涨或药物成癖后会加重症状。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许天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