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0176484
涉药:甜蜜的事业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5日
     面对前景诱人的医药产业,众多行外企业从看热闹到找门道,争相涉足药业,已成为近年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是“不老的行业”;生物制药是“明星产业”,是“朝阳中的朝阳”。这些年,医药行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业,受到了各类媒体由衷的赞美,同时亦受到许多行外企业的热烈追捧。

    医药行业:比“奶酪”香甜的“蜜饯”

    如果说IT业是“奶酪”的话,那么,医药行业或许是比“奶酪”还要香甜的“蜜饯”。生物、基因工程的崛起,令IT业巨子比尔-盖茨亦为之动容,他甚至惊呼未来的世界首富将在生物科技产业中诞生。

    在我国,医药行业近年在别的一些行业不那么景气的情况下,依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医药处的统计分析显示,医药工业1978年至2000年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年均增速为16.6%;去年上半年,全国医药工业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为1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其中新产品产值完成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工业增加值完成3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7.4%,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受美国9.11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工业增速一度略有放缓,但全年情况依然乐观。业内人士估计,去年国内医药工业总产值及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均在15%左右,利润总额增长幅度约为17%,主要经济指标将远远高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面对医药行业这块香甜的“蜜饯”,行外企业能不垂涎欲滴?
, 百拇医药
    涉足药业:生物制药炙手可热

    就像前两年网络大热之时不少企业都去“触网”一样,近年非医药行业企业“吃药”也渐成风气。所不同的是,前者多为赶时髦,不惜“烧钱”;后者则有几分理智,试图“掘金”。

    记者最近采访有关部门,始终无法取得全国非医药企业涉足药业的权威统计数据。倒是“涉药”个案层出不穷的证券市场,可以让我们窥斑见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地道的医药上市公司有80家(化学制药26家、中成药25家、生物制药18家、医疗器械6家和医药流通5家),大鹏证券有关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把涉足医药的上市公司计算在内,那么主营与兼营医药的上市公司共约一百五六十家。可见,“地道医药”与“涉足医药”已成对半之势。而“涉足医药”的一大特点是,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生物制药。

    这也难怪,最能展示医药高科技蓬勃生机的生物制药,已成为当今世界新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及各国制药行业欲抢占的制高点。我国1999年就已确定将生物制药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来发展。未来5年,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将从资金引导转化为侧重政策引导,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力争加速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以每年约12%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未来若干年增长速度将达到20%,10年后整体水平有望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 百拇医药
    在医药行业发展态势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双重牵引下,行外企业纷纷涉足生物制药便不足为奇了。例如,深圳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底起步涉足生物工程,先后启动和引进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低分子肝素钙等生物工程项目,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属国家二类新药,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化疗、骨髓移植及艾滋病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而低分子肝素钙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类抗凝血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后起之秀。又如福建的综合类企业天香集团,以油脂和畜牧为传统主业,2000年一举变更募资投向,与上海瑞金医院、中国军事医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院合作进军生物领域。再如上海原属纺织行业的上市公司望春花,于前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华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至去年上半年,望春花累计投入5700万元,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57%,干细胞库建库三个月内便存储干细胞近千例。近年,像上述行外企业涉足医药的个案不胜枚举,而且大都是涉足尖端的生物制药,其次是迈向现代化的中药。
, http://www.100md.com
    并购重组:抢滩药业的“快车道”

    药品生产从投入建设到研发产出,投资大,周期长。然而上市公司凭藉其得天独厚的融资优势,大玩资本运作魔方,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而达到迅速抢滩药业的目的。

    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收购蓬莱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就比较典型。北大高科原名“深安达”,因从事传统运输业务连续亏损而被“ST”,后经资产重组扭亏,继而摘帽、更名,脱胎换骨后,确定以生物特征识别、生物制药和高新技术孵化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其斥资2600多万元收购华泰制药并增资扩股,取得华泰制药70%的股权。北大高科总经理张华坦言,此举为公司迅速搭建了进入生物制药业的平台,使生物制药成为公司的又一主营业务,将对北大高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据了解,华泰制药是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首批通过GMP达标的50家制药企业之一,其主导产品“蓬仙”牌注射用降纤酶、注射用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系列等,均是技术成熟的老产品,市场销售潜力大、毛利率高,“蓬仙”牌产品覆盖面除海南和西藏外,遍及全国29个省区。
, http://www.100md.com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近年通过并购重组捷足涉药的个案比比皆是。像著名的浙江乡镇企业横店集团入主商业上市公司“青岛东方”,对其实施资产重组并向生物制药方向发展;像商业上市公司宝商集团近期出资1670万元控股陕西晨鸡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占晨鸡药业66%股权的大股东。下一步,宝商集团将利用晨鸡药业的中医药品牌,实施中药现代化改造工程,使晨鸡药业发展成为一家更具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医药企业。并购重组,一方面是非医药企业能快速抢滩药业,以实现主营业务的战略转移或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医药企业得益于外来资本,迅速做大做强。如此相得益彰的美事,今后还将演绎下去。

    药海无涯:别呛了咸苦的“海水”

    药是苦的。而对众多涉药的行外企业来说,制药是“甜”的,涉足药业是一项“甜蜜的事业”。

    不错,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看到资产重组后的“四环生物”业绩成倍增长且能顺利增发融资的辉煌;看到主营脑白金的健特生物富有传奇色彩的借壳上市;看到涉药公司开设“生命银行”,制成“生物导弹”等亮点。这当中,固然不乏成功的个案。但是,细加分析,人们却发现一些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传统主业而非药业,一些公司在推出惹人注目的医药高科技项目的背后,中报、年报依然是每股几分钱甚至是亏损的结局。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医药产业这“蜜饯”真那么易吃和好吃吗?

    医药行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业,从来就是以大投入、长周期、高风险为其特征。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若不知“药海”之深浅,贸贸然趁热闹找门道一头栽进去,呛了又咸又苦的“海水”,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