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常识
编号:10473314
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治疗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4日
     人类血管受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使血管保持一定张力。这对调节血压,并使其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的体位发生改变时,比如说,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头部血液因受重力作用有向身体下部流动的倾向。这时交感神经张力反射性增高,使外周小动脉收缩,阻力增高;同时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跳次数(心率)加快,从而维持头部血压和血流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体位改变时,不能及时调节血管张力和血压,就可能发生暂时性低血压和头部缺血,引起头晕、眼黑、严重时可引起晕厥。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都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脊髓痨、多发性神经炎、高位脊髓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另外,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营养不良、某些降压药物如风已竣、哌唑嗪及硝普钠等也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还有一种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好发于中年男性。患者站立时因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腿软,重者可致晕厥,甚至伴有阳疾、无汗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尿潴留、便秘),患者数年后逐渐出现四肢僵硬、步态蹒跚、 平衡失调。这种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循环系统中的一种表现。

    正常人长或站立于固定位置,或孕妇及长期卧床的人突然站立,亦可发生晕厥。这是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液蓄积于下肢,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治疗原发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及慢性营养不良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需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停用这些药物,改用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其他药物。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由仰卧位站立时,动作应缓慢,不宜突然站起,站立时间也不宜过久。,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