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3212
机械通气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第3期
     许继元 郎夕兰 李茂琴 史载祥

     关键词: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 术后治疗 机械通气 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治疗中保持机体氧供需平衡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满意的氧释放量和氧耗量,我们对34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在综合治疗同时选用合理的机械通气,患者均顺利脱机拔管,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我科1996年8月~1998年11月共收治冠脉搭桥术后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36~71岁,平均(56.2±9.1)岁。术前1支冠脉病变者6例,2支冠脉病变者10例,3支冠脉病变者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劳累型心绞痛9例;有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梗)史18例(其中5例术前频发心绞痛,1例心功能Ⅳ级);术前肺功能正常24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2例;34例患者均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110.0±26.3)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70.7±25.7)分钟;26例选用大隐静脉,8例选用左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行冠脉搭桥术。
, 百拇医药
    1.2 方法:术后患者保留气管导管,送入ICU后继续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并控制心率、血压,用异丙酚0.5 mg.kg-1.h-1微泵注入以充分镇静减少心肌氧耗,SwanGanz导管定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以指导治疗。

    使用美国纽邦200定容型呼吸机,参数设置潮气量(VT)8~10 ml/kg,呼吸频率(Vf)14~16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6,吸呼比(I∶E)<1∶1.5,继续通气14小时后视病情停用异丙酚,同时渐降SIMV的Vf至6次/min约需2~4小时,若循环指标稳定,血气分析与停用异丙酚前对比无明显差别,未出现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继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不能急于脱机。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患者机械通气前、中、后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见表1。手术结束时、机械通气10小时及脱机拔管后比较,除脱机拔管后CI比手术结束时明显增加(P<0.05)外,其余各参数差异均不明显。患者机械通气最短16小时,最长24小时,平均(18.0±2.3)小时,均一次脱机成功,顺利拔管进入恢复期。

    表1 34例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X±s)

    通气时间

    pH

    PaCO2(kPa)

    PaO2(kPa)

    PaO2/FiO2(kPa)
, 百拇医药
    HR(次/min)

    ABP(kPa)

    PAP(kPa)

    CI(L.min-

    1.m-2)

    手术结束时

    7.38±0.03

    5.21±0.32

    18.21±1.05

    28.21±2.34
, 百拇医药
    65.0±4.5

    13.35±0.89

    3.17±0.73

    3.00±0.76

    机械通气10小时

    7.41±0.04

    5.11±0.29

    12.30±1.25

    30.31±2.45

    70.5±3.5

    14.21±0.76

    3.45±0.15
, 百拇医药
    3.64±0.62

    脱机拔管后

    7.40±0.02

    4.98±0.35

    11.52±2.21

    33.25±2.60

    75.2±4.3

    14.32±0.63

    3.51±0.08

    3.81±0.53*

    注:与手术结束时比较:*P<0.05;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CI:心脏指数;ABP:动脉压,PAP:肺动脉压,均为收缩压;1 kPa=7.5 mmHg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3.1 冠脉搭桥术后保护氧供需平衡是监测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1〕。为保证满意的氧供和减少氧耗,维持PAP 3.33~4.00 kPa,使血红蛋白>100 g/L, 血细胞比容>0.30,纠正失血,充分镇静止痛,控制心率、血压,减少心肌氧耗。同时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和缺氧程度,合理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过大易导致胸腔正压,减少回心血量,另使肺泡无效腔增大降低通气效果。吸气时间长,吸气流速减慢,气体分布均匀,但平均气道压力增高明显减少回心血量对冠脉搭桥患者影响大〔2〕。我们采用VT 8~10 ml/kg,Vf16次/min,1∶E<1∶1.5,通过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34例患者均出现过度通气、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保证了足够的氧供,减轻了正压通气对循环的影响,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顺利恢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起了重要作用。

    3.2 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下因肺循环阻力下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产生弥漫性肺泡不张,微血栓形成,使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3〕,加之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使呼吸受限,特别是取乳内动脉患者术后疼痛显著增重,肺功能影响更大〔4〕。为了保证氧供,减少呼吸肌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为调节内环境赢得时间,我们认为机械通气时间不宜过短。因为冠脉搭桥术中麻醉性镇静剂用量较大,芬太尼总用量为50~98 μg/kg,术后呼吸抑制较长,长效肌松剂潘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术后不会很快消失,拔管后患者不能有效咳嗽,易产生低氧血症及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机械通气也不宜过长,患者清醒后大多不能耐受气管插管,烦躁不安与呼吸机对抗,使心率、血压增高,增加心肌耗氧,易产生低氧血症,使机体氧供需难以保持平衡。本组患者在异丙酚充分镇静下机械通气16~24小时,平均(18.0±2.3)小时均顺利拔管,无一例再插管。
, 百拇医药
    3.3 拔管后呼吸道处理同样重要。在术 前对患者进行术后咳嗽的宣教,使其掌握正确的咯痰方法,拔管早期充分给氧,定期协助患者充分雾化吸入,排除气道分泌物使肺充分扩张,本组患者无一例

    作者简介:许继元(1968-),男(汉族),江苏沛县人,主治医师。发生肺部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作者单位:许继元(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ICU,江苏 南京 221009)

    郎夕兰(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ICU,江苏 南京 221009)

    李茂琴(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ICU,江苏 南京 221009)

    史载祥(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ICU,江苏 南京 221009)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刘岩,肖锋,颜钧,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在ICU中的治疗体会.中国急救医学,1997,17(1):15-17.

    [2]许仁和,吴个胜.机械通气治疗学.第1版.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158-160.

    [3]许继元,侍作胜.机械通气在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5):311-312.

    [4]Amram J,Cohen M D.Effect of internal mammary harvest on post operative pain and putmonary function.Am Thorac Surg,1993,56:1107-11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