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预防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500326
53例小儿急性中毒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浙江预防医学》 2000年第1期
     鲍晓红 毛昌方 刘荷生 张继礼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 原因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及种类不同于成人,我院急救中心1991年1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各种中毒720例。现将其中53例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9例,女24例。<3岁9例,4~7岁27例,8~14岁17例,年龄最小1岁4个月,最大14岁,平均6.5岁。个体中毒24例,集体中毒29例。发病地点:城镇10例,农村43例。

    2.中毒途径、种类、原因:口服中毒50例,皮肤接触中毒2例,呼吸道吸入中毒1例。杀鼠剂中毒27例(有机氟类14例,磷化锌7例,毒鼠磷5例,氰化物1例),有机磷杀虫剂9例,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2例,药品中毒12例(抗精神病药8例,抗癫痫药2例,普鲁本辛1例,利福平1例),有毒植物(野果)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不同年龄段中毒原因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不同年龄段小儿急性中毒原因

    原 因

    例数

    性别

    年 龄(岁)

    男

    女

    1~3

    4~7

    8~14

    误服毒鼠饵

    22

    11
, 百拇医药
    11

    5

    17

    0

    误服药品

    11

    7

    4

    3

    6

    2

    食物中毒

    9

    5
, 百拇医药
    4

    1

    3

    5

    误服农药

    2

    1

    1

    0

    2

    0

    服药自杀*

    4

    2
, 百拇医药
    2

    0

    0

    4

    误食野果

    2

    2

    0

    0

    0

    2

    皮肤接触中毒**

    2

    0
, http://www.100md.com
    2

    0

    0

    2

    一氧化碳中毒

    1

    1

    0

    0

    0

    1

    *口服氯丙嗪1例,口服甲胺磷3例;**甲胺磷涂头发灭虱1例,甲胺磷涂睡席灭蚤1例。

    3.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39例,意识改变18例,抽搐9例,出汗、流涎或肌束颤动10例,口干多饮1例,皮疹1例,呕血1例,肉眼血尿1例,高热1例,紫绀1例。
, http://www.100md.com
    4.中毒程度: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22例、重度中毒17例。

    结果

    2例氟乙酰胺中毒因供史不详初诊误诊为病毒性脑炎,误诊率3.77%。口服中毒者,除在院外已行催吐、洗胃外,对轻中度中毒、神志清、配合佳、年龄较大者立即给予催吐,对幼儿不合作及重症者插胃管洗胃。部分病人同时给予泻剂以清除肠道毒物。皮肤接触中毒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确定中毒原因后迅速予特效解毒剂,以及吸氧、抗惊厥等对症治疗。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1.89%;转上级医院作血液灌流治疗1例,其余均治愈。住院时间2~11天,平均6.1天。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小儿急性中毒的特点为:①好发年龄4~7岁,占50.94%。这与该年龄段小儿室外活动增加、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但缺乏对毒物分辨力有关。②中毒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占94.34%(50例)。③中毒毒物以杀鼠剂和农药为主,占71.70%;其次为药品,占22.64%(12例)。④不同年龄段在中毒原因上存在差异:幼儿(<3岁)和学龄前儿童(4~7岁)常见中毒原因依次为误服毒鼠饵、误服药品、食物中毒、误服农药。学龄儿童(8~14岁)则依次为食物中毒、自杀、皮肤接触中毒、植物中毒、误服药品、吸入中毒。曾有报道服药自杀者中89.7%为青少年。本文服药自杀为学龄儿童第二位主要中毒原因,说明学龄儿童心理发展已较学龄前儿童容易产生过激行为。⑤集体中毒比例高,占54.55%(29例)。本文集体中毒除食物中毒外,多数因小儿同伴之间分食毒鼠饵及药丸引起。⑥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4.3∶1)。这与农村对小儿缺乏正规管理,家长疏忽对小儿防护及卫生宣教有关。
, 百拇医药
    小儿急性中毒种类较多,症状与体征没有特异表现,加上小儿不会陈述,容易误诊。因此,急诊科医师应熟悉小儿各类急性中毒的特点,详细询问发病经过、饮食内容、生活情况、活动范围,环境中有无毒品、药物,接触的同伴是否患病等,以减少误诊。

    小儿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是:及时确定中毒,尽快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对已被吸收的毒物迅速解毒,给予积极支持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本文表明,小儿急性中毒是威胁农村儿童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加强农药、药品管理及小儿防护意识、卫生宣教,以减少小儿急性中毒的发生。

    作者单位:鲍晓红 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 庆元 323800

    毛昌方 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 庆元 323800

    刘荷生 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 庆元 323800

    张继礼 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 庆元 32380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