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77779
红花价格将反弹
http://www.100md.com 2000年5月19日
     红花是常用的主要40种中药材之一,除药用外还可用地染料、化妆品、食用色素等许多方面。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效,为许多方剂和100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全国药用量每年约130-140万千克。

    红花原产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公元前130年我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引种到内地。我国新疆、甘肃、陕西、四川等西部几省种植历史比中原早,产量占全国50%,以质量好而久负盛名。建国50年来红花种植和销售在不断发展,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内蒙古、东北各地都在扩大种植。1979年全国种植面积23万多亩,收购240多万千克,造成严重积压,价格降至每千克4-5元,一直延续达8年之久,至 1988年药材大涨价风中也无大起色。90年代初红花库存空虚,收购72万千克,销售108 万千克,库存降至100万千克,不足1年之需,市场由平转畅,价格迅速回升到每千克(千克价,下同)价20-25元。1992年价格升至30-35元,刺激了生产。1993年和1994 两年种植面积扩大,产量超过需求,1994年产新至1995年价格又降至18-20元。这次降价遇上粮油取消票证、提高价格,又逢产业调整,红花等许多药材种植无人问津。 1996年红花市场短缺,价格回升。1996年-1998年连续3年红花都为抢手货,价格扶摇直上由1996年初25-30元升至1997年45-50元,1998年继而升至65-75元。甘肃兰州、陕西西安、汉中等产区市场价位高时达80多元,出现历史上从所未见之情况。1998年粮油、棉、烟、菜、果均不景气,连续升价的红花又成为种植的抢手货,北京、河北等地的居民和下岗职工都看准了种植红花的经济效益,到西北等产区租地种植,新疆农户和农垦部队就种植了10多万亩,还有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陕西、甘肃等老产区都恢复种植,全国面积在20多万亩以上,产量在200万千克左右。1999年产新价格一落千丈,低于上年的一半,成交价仅38-40元,同年秋降至20-22元,低于 1992年的价格。龙年开市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等药市标价20元,交易平平。红花这样低的价位现象使药界人士无不感到惊奇。1998年北京等地来汉中产区种红花者今年杳无音信。调查其余西部产区去年秋播面积锐减,今年春播无人过问。

    红花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一个生长期8-9个月,北方秋种夏收,南方春种秋收,开花时间只有10-15天,正是三夏三秋农忙季节,一个劳动日只能采一二千克干花,而早晨、中午、傍晚均不能采,只能在上午10时和下午5时前后摘花,不刺手,无潮气,也不能曝晒,置通风处阴晾干燥,阴雨天也不能采。俗话说“红花好种采摘难”。由于价跌至15-20元,显然低于成本,势必伤害药农。

    综上所述:红花近10年来三起三落,完全在市场调节下运行,产需矛盾的周期变化逐步缩短,农商双方都重视捕捉信息,制药厂家也在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还有我国医药市场已开始与世界医药市场接轨。红花是大路药材,去秋今春种植减少,滞销降价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价格将有可能反弹。

    中经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