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851212
鼓励要有的放矢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4日 皖北晨刊
     ■雷琛

    鼓励式教育当下被许多专家、老师、家长所推崇,这种方式本身是好的,而且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不看对象、不看环境、不客观分析、过分夸张、不切实际的泛滥式激励法就值得斟酌了。

    笔者有一朋友的小孩,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朋友和他的爱人为此下了不少工夫,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孩子鼓励。那些“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出色的”、“你是最全面的”之类的激励话语,从幼儿园开始就伴随着孩子直到小学毕业。孩子上了初中后,即使孩子并未具备某方面的能力或是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成绩,在朋友和他的爱人口中,孩子仍然是最好的。一次,孩子的学校举行全校英语口语比赛。朋友知道后,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最出色的,相信第一名一定是你的!比赛结束后,成绩一公布,孩子的成绩不但不是第一名,而且连前20名都没有进。知道成绩后,孩子伤心地哭了,还不停地责怪朋友说她是什么最棒的,最出色的。其实,孩子平时很少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突然要参加全校英语口语比赛,还被父母忽悠“你是最棒的,最出色的,相信第一名一定是你的!”。类似这样不切实际的鼓励在生活中随时可见。

    这样不切实际的鼓励是值得大人们反思的。过去我们总是强调管教与批评,现在则是重视“最棒式的”“大拇指”教育。笔者以为,这是两个极端,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鼓励不等于“虚夸”,也不等于“忽悠”,应恰到好处,有的放矢,那些不切实际的鼓励最好少用一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