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851486
心理咨询不宜“找熟人好办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3日 皖北晨刊
     大多数人就医时喜欢找熟人,但是,心理咨询却不是这么回事,找熟人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角色混乱。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仅仅是工作关系,保持咨询关系的纯粹性,并通过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呈现,协助来访者重建内心现实。如果所找的心理咨询师是亲戚或好友,来访者有可能在咨询中一会儿把其当作咨询师,一会儿又把其当作专业之外的朋友。这种角色的混乱将导致心理咨询很难朝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

    2.面子心理。找熟人做心理咨询,一方面,来访者可能事先会有“他应该明白我在想什么”的心理,影响进一步深入交流;另一方面,彼此太过熟悉,来访者可能更会在意隐私的暴露,担心敏感信息在人际圈的传播,心理防御机制变得更强,影响咨询的依从性。

    3.咨询随意。心理咨询需要专业设置与要求,包括时间、地点、收费、双方权益协议签署、咨询方案的确定、采用何种流派等,落实这些要求与设置有助于提升咨询效果。而来访者找熟人做心理咨询,大多数时候是期望对方能够在这些方面更加宽松一些,比如不收或者少收费、时间要自由点,导致咨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4.情感卷入。相比找陌生人做心理咨询,来访者找熟人会期待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即你作为我的亲戚朋友,应坚定不移地站在我的角度看待问题,照顾我的感受。然而,正规的心理咨询是要求咨询师站在中立、非评判的角度来倾听、共情和引导。一旦咨询师顺应来访者的想法,情感卷入,可能会采取背离职业要求的做法,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总之,心理咨询不宜找熟人做,换个角度来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保持点神秘感,会使得来访者更抱有期待,也让咨询更有诱惑力。 徐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