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中医药院校
编号:13399389
传承创新 立德树人 携手同心 共创一流 湖北中医药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回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969期
    

    学校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建有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平台。
, http://www.100md.com
    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健康湖北”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留学生在学校李时珍广场毕业留影。

    神农故里,杏林新篇,问道岐黄,立德树人一甲子;

    值兹佳日,彰往考来,同襄盛举,桃李芳菲满园春。

    2018年1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迎来建校六十周年华诞。

    六十载弦歌不辍,一甲子春华秋实。1958年,湖北中医学院在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基础上成立,是全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与华中地区最早开办医学检验本专科教育的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10年,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 http://www.100md.com
    60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医药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精神,奏响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强音。学校扎根荆楚大地,面向行业,辐射全国,聚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和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建设征程中,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筚路蓝缕 春华秋实

    1958年,乘着毛泽东主席写下“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题词的春风,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及其附属门诊部基础上建立湖北省中医学院和附属中医院,由此开创了湖北兴办中医本科教育的先河。
, http://www.100md.com
    建校之初,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一时群贤毕至,名师云集。建校不久,学校即以制定“62教学计划”、主编全国中医药院校主干教材、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颇具影响力的《从脏腑学说来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文章、运用中草药治疗流脑、黄疸和急症研究等突出成果,确立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成为早期有影响的中医学院之一。

    1978年到199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学校以迁址武昌昙华林为新起点,扩大校园面积,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队伍,提高办学层次,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建立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齐全的办学体系,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1998年到2008年,全校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克难奋进,开启了持续10年快速发展、良好发展的历史时期。

    1999年,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校逐渐扩大招生规模。2000年,着手制订“十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中医药并举、多学科渗透”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新校区、申办中医药大学”三大任务。
, 百拇医药
    2003年下半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中医学院与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学校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实力。

    2004年3月,学校在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畔,启动黄家湖新校区建设。2005年秋季,学校办学主体迁至黄家湖校区,至2008年11月,黄家湖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办学思路,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现从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主向更加重视教学质量转变,从以外延发展为主向更加重视内涵建设转变,精心设计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主体的“八大工程”。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湖北省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
, http://www.100md.com
    2010年,学校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几代人夙愿终成现实。自此,学校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主要工作目标。校党委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科学发展,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践行使命担当。

    学校先后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6年、2017年接受并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相继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党建工作连续5年获湖北省委表彰,连续6年获评“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连续7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2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2018年,学校成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薪火相传 立德树人
, http://www.100md.com
    六十年立德树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弘扬“大医精诚”师德师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师生立“上医”之德。一批属于湖北中医人的大师、领军人才享誉社会,辉映杏林。

    伤寒学大师李培生一手创办全国伤寒论师资班,《伤寒论讲义》成为中医学子入门必读经典。国医大师李今庸首创治经法整理古典医籍,被学界尊称为“医者之师”。国医大师梅国强精研伤寒学,为一代经方运用大师,桃李满天下。

    教师中涌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多位先进典型。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湖北中医大师、湖北中医名师与海内外高层次英才等共同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立德树人、奋进不息的强大力量。

    立足新时代,培养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与时代品格,昭示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 http://www.100md.com
    作为湖北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龙头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0年来,培育了10余万名遍及海内外的优秀英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五立足五促进”党建工作思路,聚焦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五个思政”,实施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立德树人、阵地占领、文化育人、队伍提升、改革创新“七大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入选首批“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深入开展“党章照我行”学生党建工程,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合作单位。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大教育框架下的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诚信教育,构建学习、养成、体验、创新“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1962年,学校遵循古代名医成才规律,从1958级中医学专业中挑选14名学生组成“师带徒”班,开启了半个多世纪“院校教育结合师承”的探索与实践。
, 百拇医药
    2004年以来,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坚持“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课程体系中突出经典、实践教学中强化临床、评价模式中鼓励创新”,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中医教改实验班”“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班”“中医学5+3一体化班”,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建立“三段式”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体系和“七个环节”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追求“做上工”,探索“读经典,重传承”的中医学拔尖人才培养特色之路,先后入选国家“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首批改革试点高校。

    医教协同、校院双主体的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为学生实现“大医精诚”梦保驾护航。学校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探索院校教育与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建有人体标本馆、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特色场馆园区,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验实训场所,与省内外各大医疗机构合作建有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合作实习点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床边教学”,力求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
, http://www.100md.com
    多年来,学校高等中医药教育层次不断提升,实现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多学科全覆盖,形成了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成为《伤寒论》全国统编教材多版主编单位、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主编单位。5项教研课题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3年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论文一等奖、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2017年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13年以来,7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屡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天堰杯”等赛事大奖,学校连续6年捧获湖北省“挑战杯”竞赛“优胜杯”。

    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师生道德风尚与文化自信。湖北省道德模范郑晓屏老师退休后分文不取,连续6年义务支教新疆,大爱洒向祖国边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杜华月、董仕琴、王飞3位同学救助重病室友,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高度赞扬。学校是“健康湖北”志愿服务总队,每年组织名老中医、专家教授赴巴东、郧西等地义务上门巡诊。“杏林国学讲坛”等3个特色文化项目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大学生传统文化节、中医经典诵读比赛等特色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 百拇医药
    文脉赓续 守正创新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60年来,湖北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勇担传承李时珍精神重任,让中医药惠民春风吹遍荆楚大地,中医药文化魅力传到千家万户,书写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生成的灿烂华章。

    学校现有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科技平台。通过实施“青苗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加强学科团队与科研团队融合,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生、转移、转化,推动精准扶贫、城乡互联,校地、校企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2013年,学校牵头成立中药行业唯一的“国家科技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当选理事长单位。作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湖北省技术牵头单位,学校先后分6批对全省77个县市区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出版《中国中药资源大典——神农架中药资源图志》《本草纲目新编》等著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项目成功为湖北省多家医药单位开展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服务。承担的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与劲牌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保健酒现代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4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茯苓等6种优势中药材GAP技术升级及产业链构建”,玄参、黄连等6个品种先后通过国家GAP认证,辐射种植面积200余万亩,实现25种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在全省中药材主产区推广,推动精准扶贫、城乡互联,综合经济效益达30亿元。
, 百拇医药
    学科交叉融合结出累累硕果: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主持制定国内首部中医药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针灸学科和临床检验诊断学科融合,研制全球首例纳米针灸传感针。纳米生物传感中心研究论文《Ultrasensitive Label-Free Detection of PNA-DNA Hybridization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Biosensor》发表于《ACS NANO》(影响因子13.65),入选ESI高被引用(Top 1%)论文。

    学校连续多年参加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主办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曾专门致函感谢学校对台湾周活动及弘扬李时珍医药文化的积极贡献。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986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近年来陆续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资格、对香港免试招生资格。当选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以李时珍之号“濒湖”命名的学术活动品牌“濒湖论坛”已连续举办11届。在全面融入健康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行业重大战略进程中,学校与国内外学术、科研机构结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高举李时珍医药文化传播大旗,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百拇医药
    长风破浪 再创辉煌

    大学之甲子,六十而从容,所遇无碍于行,是一种栉风沐雨后的稳健与坚毅。

    60年的时光,宛如一幅缓缓铺陈的历史长卷,既有“传道授业、壁影萤光”的继承,也有“探微索隐、精勤不倦”的发掘,更有“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开拓与创新。万里长江奔流不息,一代代湖北中医人立中医志、铸中医魂、兴中医业,谱写湖北高等中医药教育史的雄浑礼赞。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学校党代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绘就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并变为现实。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把中医药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会点上,湖北中医药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国家、湖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不忘初心,广育英才,彰显特色,争创一流,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书写高等中医药教育更加辉煌的奋进之笔。(湖北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