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752022
猴年话猴药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25日 医药经济报
     用十二生肖纪年,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习俗。2016年是一个猴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兽部里曾记载,“猕猴又名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其肉酸,平,无毒,主治诸风劳,久疟,避瘴疫。其屎可用于治疗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方法: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的猕猴项下人记载母猴“逐月天癸(即月经)”,但并未作进一步的阐述。越学敏在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则对此群猴聚居的地方,可在草间找到,颜色紫黑,成块状,混有细草屑,这是母猴月经的干血所形成,以广西产最佳,能治干血劳。

    到了近现代,与猴有关的中药临床应用又有哪些呢?

    猴枣

    中药名,见于《饮片新参》,为猴科动物猕猴胆囊的结石,味苦性寒。中医认为,猴枣能消痰镇惊,清热解毒,主治痰热喘咳,惊痫、瘰疠、痈疽等病症。服用时,研末冲服,每次0.3~0.9克。

    猴枣散

    见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成分为猴枣12克,羚羊角3克,天竺黄9克,川贝母6克,沉香3克,礞石3克,麝香1.3克,硼砂3克。将其混合后研为细末,每次服用0.3~0.6克。主治因中风昏厥而导致的喘促,语言謇涩,癫狂惊痫,及小儿急惊,壮热神昏,喘咳疾盛等症状。

    猴疳

    即猢狲疳,见于《疡科心得集》。此病由胎中遗毒所致,一般出现在初生儿的身上,其症状表现为臀部红肿溃烂,红赤无皮,重者遍体,以七窍为甚。此时,一般可给患儿内服猴疳化毒丹,外用甘草水冲洗,再搽敷黄连油或青黛散,以消除不良症状。

    猴姜

    中药名,别名毛姜、骨碎补。出自《本草拾遗》,为水龙科植物槲蕨的根茎,具有补肾、祛风湿、活血之功效。主治肾虚久泻、耳鸣腰痛、风湿痹痛、脚后跟痛、跌打损伤等症状,同时对骨折、秃发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猴耳环消炎胶囊

    中成药,味涩,微苦,主要成分为猴耳环干浸膏。其功能包括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泻等等。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胃肠炎等各种症状。, http://www.100md.com(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