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民俗风情与养生 > 正文
编号:13074447
成语手足胼胝背后的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手足胼胝”的故事源于大禹治水时代。据说当时神州大地江河横流,洪水泛滥,当政的尧帝便委任鲧为治水总管,统理全国治水工程。由于鲧采取“水来土屯”的消极措施,穷于应付,汹涌洪澜,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治水工程宣告失败,鲧也因此被处死于羽山。

    尧让位给舜以后,舜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牢记父亲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全面规划,依据山形地势和河流位置,采用疏导的方法,建立排灌系统——沟洫制度,对沟渠河流加以疏凿开拓,使之彼此沟通相连。这样,洪水便由小渠流向大川,再由大川汇入大海。前后十三年,终于变水患为水利,完成了治理洪水、拯救灾民的艰巨任务,使农业得以发展。禹也因此一直为后世所敬仰和传颂。

    十三年中,禹的足迹遍及长江、黄河两岸,领导各地人民与洪水搏斗,紧张的四处奔波、繁重的体力劳动,使禹积劳成疾,“手足胼胝”——手掌和脚底布满了厚厚的硬茧,走起路来,一颠一簸,相当吃力。可见手足胼胝是勤苦劳累的结晶、艰苦卓绝的象征,但又是一种不大不小的病痛。

    胼胝,俗称“老茧”,是一种皮肤疾病。胼胝多因病变部位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以致局部气血运行阻滞,皮肤角质增生变厚而成。病变以手掌和足蹠居多,大小不等,数目不定,中央较厚,触之坚硬,边缘模糊,表面角化明亮,色近黄褐或黄白。病变初起,自觉病情较轻,并不令人介意。若挤压太甚,或有继发感染,则见顽硬肿痛,步履维艰。

    大禹为治水患,栉风沐雨三过其门而不入,不辞劳苦,终日奔波,会稽之山、巫山之路、龙门之堤、三峡之岸,足迹踏遍,足蹠怎能不被折磨,脚趾焉能不受挤压?日久天长,胝足自然就形成了。大禹为解民忧,除民患,许多工程都亲赴现场勘察,亲临工地指挥,身先士卒,自己干在前面。打夯、筑堤、搬石、挖土,今日手持撅头,明日手操榔头,长此以往,手胼遂成。而他却因治水紧张无暇顾及治疗,以致增厚的角质日甚一日,逐渐向深处发展,压迫痛感敏锐的神经末梢,于是疼痛不已,步履颠簸,足难着地,痛苦异常。

    另据记载,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亦患手胼。他自幼好学不倦,而且学习方法与众不同。读书时,他总是先亲手抄一遍,接着朗读一遍,然后把抄写的稿子焚烧掉,继而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复达六七次之多,直到将知识化为己有。由于反复抄写,笔杆的摩擦居然在无名指与中指上磨出了坚硬的厚茧,形成手胼,隔上几宿便须修剪一次,否则难以握笔。张溥尚且知道修剪,而大禹则劳而忘苦,全然不顾。大禹公而忘私的治水精神难能可贵,但其任手足胼胝之病加重而不治,似亦操之过分。

     (欧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