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 正文
编号:12993702
JP摩根大会踟蹰的奢华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摩根CEO吉米发表其对今年美国、欧洲、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

    会场门口抗议者游行,抗议吉利德高价暴利卖药。

    世界华人首富、身价最高的医生Patrick Soon-Shiong发起2020征服肿瘤计划,得到各界积极响应。

    (王进 摄影报道)

    第34届JP摩根大会如期于1月12日开门迎宾。这个年度盛会俨然成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大派对。旧金山的圣佛朗西斯酒店,犹如盖茨比豪宅内的盛宴,年复一年花相似,鬓影衣香人不同。

    笔者今年再一次亲历现场,感受到医药产业的兴旺不减。体现在参会人数上,大概有9000人,如果算上没有正式注册的,大概有3万人。3万人挤在旧金山的一个老式底层酒店和周边,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然而匆匆一年之后,人事变化多,今年的气氛让人感到了一丝凉意。

    大势:

    开年不利VS延续丰收年

    不仅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加州湾区的气温明显比往年偏低,还因为生物制药在过去半年金融市场表现惨淡,且开年不利。据生物世纪100指数显示,生物制药指数在摩根会召开的当周下滑6%,从去年同期至今,已经下滑18%。

    不过,过去一年总体而言,药企尤其是生物制药发展迅猛。虽然在最后一个季度,生物医药受到价格、大选、汇率等影响,股票盈利略有下滑,但并不妨碍去年是一个药企丰收之年的这样的一个事实。

    去年FDA共批准了45个新药,包括33个新分子实体(NME)和12个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这一数字高于2014年的41个和2013年的27个,创下近十年来新药批准数量的新高。

    另外,IPO也比较火热,药企的投入力度很大。

    并购整合:

    加法VS减法

    业内大佬如强生老总、比尔盖茨基金会都对今年的医药产业形势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那些研发实力较强的公司还是对今年充满信心,预计会有更多的药物被批准。

    但对那些研发不好又缺钱的企业来说,2016年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不过,这也给医药产业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机会——大企业会利用充沛的现金流进行并购和资源整合,相信更多的交易还会在今年发生。不久前Shire就以320亿美元的“礼金”赢取Baxalta。

    有并购重组就有剥离拆分,每年都会不断上演二者的双簧戏,相信合并后的辉瑞和Allergan,以及GSK等公司,会一边进行并购的加法,一边进行剥离的减法。

    涨价:

    赚钱手段VS搬石砸脚

    医药价格一直以来不仅牵动着消费者的心,也常常成为政客们炒作的话题。希拉里就曾利用药价问题,针对图灵公司漫天涨价7500%的问题狠狠炒作了一把。

    新年伊始,又有数百种药物要调价,包括辉瑞在内,如万艾可涨幅超过10%。涨价是药厂的一个赚钱的手段,但终究不是企业吃饭的真本事;给患者提供更多优质药品和优质服务,消费者自然会买账。那些整天想着钻营的企业,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元素:

    红火继续VS暂时繁荣

    在近年来的JP摩根大会上,中国元素越来越吸引眼球,每次都有大批投资者和企业家参会,每次的“中国专场”(China Forum),也都像是中国生物医药的一次海外盛会。

    但是,中国近来股市的极度动荡不禁让人担心,这种繁荣是过眼云烟还是长盛不衰?

    相对来讲,经过去年各种产业风暴,新药研发各个环节趋于规范,监管机构审评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界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也更加重视生物医药领域。国内的一批经过多年积累的企业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们中或是递交纳斯达克的IPO申请(百济神州),或是同跨国制药巨头签订了许可开发或者合作开发协议的公司(如:信达和礼来、药明康德和阿斯利康、正大天晴和强生)。

    相信未来五年,国内的医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前景仍然可期。

    焦点<<<

    投资环境成熟:中国跨境交易热度有增无减

    ■Shannon Ellis(本报特约 汤森路透)

    1月12~15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司高管们飞越太平洋参加JP摩根健康产业投资大会。

    JP摩根亚太地区TMT和医疗卫生负责人Brian H. Gu回忆2006年第一次把中国公司介绍给JP摩根的情景,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表示感兴趣;而今年在JP摩根介绍新兴市场中的50家公司中,有30家来自中国。除了一些小公司外,参与的中国大型制药企业的数量也让人刮目相看。

    几乎与此同时百华协会第十三届年度会议启动。该集团的创始人是雄心勃勃的中国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在美国寻求合作伙伴。百华协会成员近十余年可谓“大迁徙”,他们纷纷从美国回到中国,来打造祖国的生物技术产业。2001年他们还全部在美国工作,2011年将近一半的专门从事创新的团队位于美国,今年这一比例为57%,预计这一转移趋势仍将继续。

    对于人们所担心的中国数据质量和政策变动,Zai Lab的CEO Samantha Du认为,中国的形势正在改善,中国发展新药的力量被严重低估。她补充表示,有意与中国顶级公司合作的外国合伙人和投资者不在少数,仍然有小部分中国公司在做最好的、甚至是第一流药物,这些公司被视为行业中可信的合作伙伴。

    未来几年,中国制药公司会在美国寻找更多的并购机会。Sidley Austin LLP合伙人Wendy Pan表示,“针对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具有战略性的早期投资者越来越多,这说明来自中国的跨境投资正在逐渐成熟”。百华协会年会预测未来走向的观点是:从看跨境交易的数量看,2020年将是现在的5~6倍。

    延伸<<<

    基因治疗概念如过山车

    经典案例Bluebird公司市值震荡,相关领域未来是否依然看好?

    ■Jennifer Boggs(本报特约 汤森路透)

    在JP摩根大会上,Bluebird Bio CEO Nick Leschly除披露常规信息外,还发布了大量的前瞻性声明,引发与会者关注。近年来,在基因治疗领域,这一做法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操作程序。

    上周三,该公司股价收于46.17美元。这个股价与这家公司52周的最高点、惊人的197.32美元相比,相去甚远。

    上周二下午,Leschly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广场圣弗兰西斯威斯汀酒店发表了演讲,大致回顾了基因治疗领域的发展,并对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对于基因治疗这个领域是否能够持续发展,Leschly表示,情况“非常好”,这“不仅仅是Bluebird,而是包括所有该领域的公司”。几年前,基因治疗的研究还局限在学术和研究机构;现在,这个领域已经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风险投资、上市和私有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药企纷纷踊入。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Leschly列举了正日益受到关注的方面:如T细胞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并指出基因编辑平台正迅速崛起。

    快速的发展意味着Bluebird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技术平台。不过,Leschly强调,目标是“优化,而不是项目的重新设定”。

    Bluebird的病毒学方法能在体外将功能基因插入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中,然后将修饰后的细胞通过输血移植到患者体内。该公司的主要在研产品包括: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Lenti-D和用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Lentiglobin BB305。

    要么“最爱”要么“弃子”?

    2014年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Bluebird是投资者的最爱。当时该公司发布了HGB-2015 Ⅰ/Ⅱ期的研究结果:7名参加研究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接受一次Lentiglobin BB305治疗后,全部不再需要输血治疗。新闻发布后,Bluebird的股价飙升。之后,该公司又发布数据称,镰状细胞病患者在接受Lentiglobin BB305治疗后,也不再依赖输血治疗。公司股价再度上涨。

    但是,上涨之后往往就是下跌,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2015年下半年,Northstar Ⅰ/Ⅱ期研究更多患者的数据公布,这个研究包括更多重症的β0/β0基因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结果显示,这类患者无法重现之前强大的有效率,Bluebird股价随之急速下跌。

    当数据完美时,就会带来牛市;而当数据不好时,就会造成市场紧张不安。不过,Bluebird表示,需要看这个产品用于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整体证据”。Leschly补充说,这个疗法更多的是工程上的挑战,而不是基本概念上的挑战。

    现在,该公司计划开展Lentiglobin BB305用于非β0/β0基因型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研究,即将开始的HGB-207和HGB-208研究将只招募非β0/β0基因型的患者。这两个关键性研究数据将用于向FDA提交申请。在欧洲,Bluebird可能将走得更快。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Leschly说,Bluebird仍在寻找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正确方法。该公司还在等待今年晚些时候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Starbeam研究的中期数据,并将继续开展肿瘤学方面的基因治疗研究。在肿瘤治疗领域,Bluebird已经与Celgene公司达成合作关系,两者于2013年签署了多个产品的合作协议。

    另外,Bluebird现金充足。截至去年9月30日,该公司有9.017亿美元现金。公司估计,这笔现金足够支持其现在开展的项目至2018年。

    跨越难关追寻“那5年”

    对于基因治疗(也包括最新绝大多数的药物开发工作)来说,走向市场并不是终点:还有定价的问题,只需要给药一次就能达到治愈,这使得定价问题更加复杂。

    现在,在欧洲已经有第一个基因治疗产品Glybera获得了批准,FDA还没有批准任何一个此类产品。不过这个产品获得批准两年多,虽然支付方一直为产品能进入医保争执不休,但实际上这个药物并没有作为商业化产品销售使用。Glybera(alipogene tiparvovec,Uniqure NV)获批用于脂蛋白脂酶缺乏症,在德国定价110万美元。

    定价和医保“总是很复杂”,但Leschly认为,高度创新的、潜在可治愈的产品能够跨越这些问题。

    如果运气好,第一波基因治疗药物的批准高峰为期不远了。“未来5年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过去35年来一直追寻的那5年,我希望有多个产品可以推向市场。”Leschly说。

    (编译:储旻华) (■本报特约撰稿 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