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9159
不善养生 难为“大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35期
不善养生 难为“大医”

     作者简介

    马烈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基础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学术研究带头人,世中联养生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研究分会副会长,《养生杂志》主编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主编中医养生类国家规划教材4部及中医专著3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投身医道者,无不想成为杰出医家。然品德之厚薄决定术用之善恶。古人指出:“德之不成,艺多何益?”若其失德,恃才傲物、挟技傲世,怎谈“苍生大医”!故孙思邈言“大医”应“至精至诚”,即医理医术至深至精,医风医德至诚至善,缺一不可。然细细想来,孙思邈之论,尚有可补充之处。医者无论精“艺”,还是诚“德”,如果不善养生,又怎能为“大医”?

    从医学目的来看

    医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着眼点。《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所谓“萌芽”,即“三部九侯之气尽调不败”之时。“尽调”,说明人体器官及功能均正常不乱;“不败”说明有不适感,但不适感较轻,尚未成“病”。可见,《黄帝内经》将高明医生的临床实践着眼点定位于“欲病”的非病状态。这一状态下的人,可称之为“健康人”,或套用更准确些的现代名词曰“亚健康人”,但总不离“健康”二字。

    什么叫“工”?匠人也。若将“大医”仅定位于“掌握高明医技的医工”,难以配得上“大”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