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9998
古琴指法里的虚实补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20期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思想渗透到中医治疗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古琴的弹奏指法中也暗含这种补泻的理念

    “虚实补泻”本是中医治疗概念,中医学在疾病诊断里把疾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指正气虚,正气虚常见的外在表现如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困无力、心慌气短等。治疗宜用补益法。气虚补气,阴虚滋阴。实证指邪气实。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亢奋、语高气粗、发热面赤等。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医中的补泻思想渗透到中医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用药、针灸、刮痧等等。补法能鼓舞人体正气,泻法能疏泻病邪。这种补泻的理念也体现在中国古琴的弹奏指法中。

    古琴右手指法中的补泻

    古琴右手散音指法(即是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弹出的空弦音)包括大指的擘、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无名指的打、摘。右手指法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是点状发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