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2491160
为医患和谐提点建议(热点聚焦)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8日 生命时报
     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医生、学者、律师、患者和管理人员

    连日来,医疗暴力事件的频发,又将中国医患矛盾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波未平时,广东卫视一名主持人因陪女友去输液,护士连扎四针才找准血管,他在微博上愤而发出“我也想拿刀砍人”的不当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又为火热的医患关系加了一把油。病人抱怨不断,伤医事件不绝,医患之间的和谐相处似乎变得有些遥远。该怎样拉近这道鸿沟?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系教授于海,北京医师协会秘书长许朔,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医疗律师刘晔以及《生命时报》广西读者殷女士,希望能从不同角度给些谏言。

    生命时报:您觉得,医患关系现在处在一种什么状态?跟之前比有什么变化?

    支修益:现在的医患关系跟过去比肯定是下滑了,但我觉得整体状态还是好的,大部分病人对医生也是尊重的,类似伤医、杀医事件毕竟属于个别现象。
, 百拇医药
    于海: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状态了。过去,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感很好,因为他们信任医生的专业素养,可现在,我们正在收获近些年医疗行业过分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恶果。

    许朔:在我看来,医患关系现在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必须有所行动了,否则形势会愈演愈烈,类似齐齐哈尔的杀医事件,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生命时报:造成医患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广西殷女士:我觉得,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医生资源紧张造成的。医生看病的时间很短,一些病人觉得等几个小时,没几分钟就看完了,有点不太相信医生的诊断。还有就是确实存在一些医生医德差,甚至专业不精的问题。

    于海:一直被老百姓诟病的“以药养医”,以及医院必须创收养活自己的现状,都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我听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说过,国家每年的投资只占医院总量的10%~15%,剩下的必须自己来挣。医院直接跟盈利产生关系,自然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 百拇医药
    许朔:我觉得医患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原因也不仅仅源于医生和患者。比如,医疗体制问题、媒体引导问题、社会整体缺乏信任等,都会造成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社会现在缺乏社会公共的道德伦理观、价值观。

    刘晔:医患矛盾肯定不是独立的,它跟社会上很多其他矛盾相互依存。但就医患之间来说,我认为是解决方法出了问题。比如,出现了医患摩擦,患者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无法解决;或者他们根本就不信任法律,所以也不会去寻求法律的帮助,更愿意自己想法子。

    支修益: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医保政策不完善,有些好药进不了医保,医生不敢开,患者承受不了,治疗效果也会打折,必然影响看病治疗的满意度。二是宣传上太过夸大,导致患者的高期望无法实现。比如,过去我们提口号要“战胜癌症”,但事实是战胜不了,只能控制,这些类似的宣传也会误导患者不切实际。三是三级诊疗制度不到位,大医院患者太多,拥挤不堪。预约挂号制度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患者早早来了,要等很多个小时才能看上病,感觉肯定不好。
, 百拇医药
    生命时报:您对医患关系的未来怎么看,有信心吗?

    殷女士:我相信还是会改善吧,但短期内很难。

    刘晔: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内,医患矛盾会更加严重,毕竟,它不是单一的问题。

    许朔:我觉得我们应该定一个远期目标,即有制度,实现法治。比如,病人如果在医院不正当闹事,就应当按法规由公安部门介入,因为医院毕竟是公共场所,需要维持公共场所正常的运转;媒体如果进行相关的虚假报道,应当道歉,并依法追究责任;如果真的有医生有不法行为,也依法追责。这个远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生命时报:您认为现阶段我们能做的改变应该有哪些?

    殷女士:我觉得要改变的应该是医生一方吧,比如增加医生数量,杜绝以药养医。对于患者,难道能要求我们少得病,以减少医生负担吗?
, 百拇医药
    于海:我认为,关键是切断医生和患者之前的商业关联。比如,是不是能学习加拿大,医生按照看病人数以及治愈率来核算工作量,而不是跟开药数量、金额挂钩。这样做还有利于保证一些廉价好药的存留。而国家也应该增加对医院的公共投入,降低医院的市场化程度,更多地回归其公益性。

    刘晔:眼下,我们只能从微观层面做一些改善,比如,增强医患沟通。我觉得,现在可能还有些医生没有从过去的思维模式上转换过来,对患者有些高高在上。当然,也有患者太多,医生沟通时间不够的问题,这时就更需要医生提高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

    支修益:根据原因,至少我们要改变三方面:及时修订医保目录,让好药也能被广泛使用;多多宣传正确的医学常识,同时加强医生的沟通能力;完善医院的分时段预约挂号制度,最好能让患者到院半小时内看上病,既减少拥挤,又提高满意度。当然,医患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医改不到位,如果医院必须时刻把经济效益放在考虑首位,医患矛盾就很难解决。
, 百拇医药
    许朔:近期目标中,媒体、医生、患者都需要有所改变。媒体应该大力宣传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毕竟几百万医务人员要服务好13亿人口,是很大的工作量。虽然医生中也有开大处方、诊疗不认真的,但毕竟是少数。我问过一些连续6年参加援藏医疗的医生,为什么他们能坚持这么久?他们说,因为去到那里,可以让他们找到学医时的崇高感,那里患者渴望、信任的眼神让他们感动,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患者应该懂得医疗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病人花了很多钱治疗,最终却还是没了,家属肯定会情绪激动,我们作为医务人员也非常理解。但医疗就是有局限性、有风险,有时候很难避免。作为医务人员,加强沟通是必需的,特别是大医院。

    在医患矛盾中,其实双方都是弱者,患者忍受病痛,医生变得消极,对立结果是两败俱伤。是时候大家坐下来探讨解决之道了,比如成因到底有哪些,哪些是医生的,哪些是患者的,哪些又是制度的,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另外,希望社会能够逐渐建立起理解、信任、包容的氛围,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 百拇医药(张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