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信息
编号:12364916
巧用中成药治痛经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75期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气滞血瘀居多,而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治疗痛经有良效。

    云南白药类云南白药粉剂或胶囊剂适量,取出后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麝香风湿油取本品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可活血止痛。

    速效救心丸痛经发作时,单纯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止痛效果。方法:疼痛发作时,取本品2~4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为细末,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关元、气海穴,固定,每日1换,一般用药5~20分钟疼痛可止。为预防痛经,可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取本品3~5粒研为细末,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关元、气海穴,每日1换,至月经来潮后停用,连续使用2~3个月经周期即可。可芳香温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华跌打丸每于经前3~5天,取本品1~2粒,研为细末,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七厘散将本品适量撒在关元穴上,外用香桂活血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

    清凉油取本品适量,外搽肚脐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可清热凉血,活血通络。

    复方丹参类月经来潮前2~3天,取复方丹参片5片,每日3次口服,连续5~7天;或取复方丹参液2~3支,用棉球浸湿后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5~7天。或待痛经发作时,取复方丹参滴丸5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为细末,清水适量调匀,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三七片取本品3片口服,再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清水适量调匀,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http://www.100md.com(胡献国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