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研究
编号:12214751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4成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2.22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4成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4成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4成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2008~2011年

    2008~2011年

    2008~2011年

    □ 刘伟洪

    医药进出口增速提高

    新兴市场增长迅速特色原料药出口飙升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变化和国内医药需求增大,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1年,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为732.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09%。其中,出口445.16亿美元,增长34.90%;进口287.68亿美元,增长46.12%。从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市场平稳发展趋势为我国医药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但仍存在着全球经济复苏趋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回落、我国医药传统优势面临新的挑战、出口发展方式改变、高端市场有待突破等不确定因素。
, 百拇医药
    医药进出口增速提高

    2011年,我国医药出口增幅为34.9%,增量达到115亿美元。根据海关数据分析,出口增量大幅提升主要来自3个部分,一是全球制药产业布局加速转移,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转向中国,高端医药产品出口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制药产业布局转移因素带来的出口增量约30亿美元,约占总增量的26%。二是我国传统医药产品国际市场(包括新兴市场增长)份额继续扩大,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市场增量达到32亿美元,新兴市场在传统医药产品增量上超过发达市场,达到40亿美元规模,合计约占增量的63%。三是部分国产诊疗设备出口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有效打入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其增量约为13亿美元,约占总增量的11%。

    此外,国内需求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医药进口增幅创历史新高,顺差占进出口额比重为22.32%,较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贸易平衡继续得到改善。

    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 百拇医药
    GTI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全球医药贸易额增长6.67%,欧盟、美国医药贸易额分别为1634亿美元和866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26%和1.93%,增速分别下降3.34和7.07个百分点。同时,由于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在削减医疗相关支出的同时,又要保证改善医疗保健的质量,因此医药贸易中性价比高的仿制药等中低端产品比重提高,而价格昂贵的原研药等高端产品占比有所下降,整体医药贸易单价呈下降趋势,其中美国医药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67%,欧盟下降7.77%。数据显示,欧美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医药进口量大幅增长,其中,美国来源于中国、墨西哥、印度的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5.42%、32.64%和27.52%。

    新兴医药市场继续保持相对快速发展,按照IMS Health定义的17个新兴医药市场范围统计,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在内的17个国家去年1~10月医药进口增速达到了17.7%,明显高于发达市场。其中,中国中心城市对跨国制药专利创新药品需求不断增长,进口增幅达到了46.12%;乌克兰、俄罗斯、罗马尼亚、阿根廷市场医药进口增速超过10%,分别达到19.22%、17.17%、14.36%和13.04%;非洲市场增速达到约7.5%。
, http://www.100md.com
    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市场增速放缓,出口滞涨甚至萎缩,我国部分医药出口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中国医药产品在新兴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其中,原料药、医疗器械,尤其是诊疗设备类产品占有率增长最为显著。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对17个新兴医药市场出口的原料药和诊疗设备类产品增长分别达到32.10%、91.17%,大宗原料药在新兴市场普遍占到30%~40%的份额,诊疗设备类产品在俄罗斯、巴西、东盟等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显著提升,占有率分别达到11.75%、8.32%和8.69%。结合新兴市场医药发展态势和目前我国对上述市场出口增长情况分析,未来两年新兴市场增长潜力依然看好。

    特色原料药出口飙升

    国际医药产业向亚洲转移,跨国制药集团加大在华投资,近两年其产业链向中下游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特色原料药和西药制剂出口大幅增长。2011年,特色原料药西药制剂出口21.74亿美元,同比增长40.17%,高于医保类产品出口平均增速,尤其是对欧盟、澳大利亚市场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69.31%、1228.87%。外资企业占西药制剂出口比重超过60%,增速达到60.56%。同时,受外资配套带动,外资企业将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同时转移到中国,国内制药企业从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及制剂转型速度加快,部分企业,尤其是浙江、江苏的制药企业通过相关国际认证成为跨国药企的固定供应商,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 百拇医药
    原料药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

    我国原料药出口摆脱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出口量进一步增长,增幅达到27.80%;出口额220亿美元,增长26.58%;但平均价格依然在底部徘徊,同比下降0.95%。

    我国原料药出口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制药产业格局继续变化:印度从原料药生产向制剂生产转型加快,加大了对我国原料药的依赖,我国对印度原料药出口量增幅达到28.28%。同时,我国原料药继续挤占基本饱和的欧盟、北美市场,传统大宗原料药和一些陆续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原料药继续保持增长,市场份额得以巩固。此外,东盟、巴西、东欧医药工业起步发展,原料药需求量继续扩大,加大了对我国原料药的进口。

    中药类出口价格上升

    受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中药类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上升,2011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额大幅增长36.48%,提取物、中药材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47.04%和17.77%。亚洲市场权重继续扩大,占我国中药类出口比重的57.00%。
, 百拇医药
    2011年4月,欧盟于2004年公布的《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指令》所设定的草药7年的销售过渡期期满,大量中药品种尚未经注册,这对我国中成药产品出口欧盟产生明显影响,2011年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出口高峰出现在3月份,出口增幅高达506.37%。随后几个月,出口降至上年同期的7成,全年中成药对欧盟出口下降。

    医药对外贸易风险犹存

    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出口、扩进口”政策将延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医药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总体来看,不确定因素有四。

    欧美日等主要医药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增长空间有限 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下行风险加大,增速可能在较长期间内低位徘徊。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美经济持续走弱,复苏进程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受较大范围的债务危机影响,后续增长乏力。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下行风险继续积累。
, http://www.100md.com
    医药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2011年,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较大压力。此外,节能环保成本提升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从目前情况分析,上述问题今年尚未得到缓解,势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

    国内中低端医药产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问题是国内产能扩大,原有平衡被打破,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2011年,青霉素类、头孢类和部分维生素类产品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扩张情况,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价格竞争激烈,尤其在下半年,企业压低价格拉动出口量现象严重,同质化竞争仍是制约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医药产业升级面临较高技术门槛 从全球制药产业格局来看,美、日、欧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全球性仿制药企业处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中段,我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主要利用成本优势和付出环境代价,向欧、美、日、印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目前,我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参与并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但与全球仿制药企业相比,我国药企在原料生产工艺、辅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有相当的技术差距,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 http://www.100md.com
    今年增速将有所回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经过危机的洗礼,我国医药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活力有所增强,结构调整加快,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从产品结构发展趋势看,西药制剂、特色原料药、诊疗设备等产品出口品种增加、出口规模扩大,在国际分工中已具备产业链长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企业综合优势逐步提高,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

    作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在国际市场我国已拥有牢固的地位。生产方面,我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是医药工业的支柱。出口方面,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50%以上是原料药产品,而近年来,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印度,由于印度制药工业继续向下游转移,国际竞争形势日趋缓和。2011年国际原料药市场在欧盟、美国市场增幅低于5%,而我国对欧盟、美国出口增幅达到25.17%、17.64%,其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得以继续扩大,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保持。
, http://www.100md.com
    2012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仍是主旋律,欧美医药市场增长有限,新兴医药市场继续大幅增长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医药市场需求能否持续性增长尚存悬念,我国医药出口风险加大。而与此同时,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保证了市场的相对稳定,中国成为全球医药产业转移的重心之一,将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为我国医药出口企业创造了两个难得的机遇:一是对欧、美、日市场仍有潜力可挖,中高端医药产品出口有所突破,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二是市场多元化战略空间巨大,新兴医药市场开拓方兴未艾,我国医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2012年是我国新医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医药经济注入新活力,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

    原料药出口将由快速恢复性增长转向稳定增长,增幅将有所下降,增长动力来自于在欧美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和新兴市场需求加强;西药制剂、生物制药、诊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加快发展步伐,预计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速。医药进口在“扩进口”政策延续和国内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信息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