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0751
揭开药价离奇虚高的黑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超乎想象的药品利润

    医药界业内人士赵连璧说,药品从出厂到医院零售的差价一般平均在五倍左右,高的二三十倍的也有。据央视曝光,部分常用药的中间差价竟超过了65倍。

    出厂价0.6元,中标价11元,医院零售价12元,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从出厂到医院的差价超过2000%。调查发现,药品的超高差价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

    2011年11月央视报道,在一份药品价格目录上,罗列了上百家药厂和上万种药品,把出厂价和零售价进行对比,结果让人惊心动魄。在随机选取的20种常用药物中,从出厂到医院的差价都超过了500%。其中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4毫克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出厂价每支0.52元,中标价16元,医院零售价18.4元,中间差价超过了3438%。山东方明药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每支0.32元,中标价.18.49元,医院零售价21.26元,中间差价超过了6500%。
, 百拇医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款药品在不同的省市也有不同的标价。

    张先生用过一种名叫克林霉素磷酸脂的注射液,在别的城市售价不到10元,而在北京已近40元,价格差异巨大。

    还有一种现象也令人难以理解,即同样的药品,其价格医院比药店贵很多。

    在集中采购药品的基础上,再按规定加价15%,医院的药品价格应该与药厂的批发价格差不多。然而医院这种“黑”病人钱的行为却一直大行其道,缺乏治理。

    就职于事业单位的小江说,他在济南某医院拿了一盒治疗鼻炎的药,价格为22.8元。第二天去菏泽,他在当地一家药店发现,同一厂家、一模一样的药,零售价格只有4元钱。小江遭遇加价4倍半的情况并不稀奇。在山东烟台,同厂生产的同一种胃药,医院价格比大街上药店的售价居然高出了14倍以上!招标价格之高,可想而知。
, 百拇医药
    1300%、3438%、6500%,从企业出厂到医院零售,谁敢相信这竟是一些常用药物的利润?难怪有人说,药品利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6500%的利润是个什么概念呢?牛奶的利润200/,9左右,奢侈品一般也就是100%到500%,这6500%绝对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就是贩毒的利润都不会有这么高!

    人们不禁要问,如此之高的药品利润是怎么形成的呢?

    利益链绑架了药品招标

    国家出台药品招投标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抑制药价虚高,减轻患者负担,结果却被一些利益团体利用,无数个中间环节成了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一家药厂负责人透露,药品投标和定价工作并不由药厂运作,而是由专业的医药代理公司负责。他们厂生产的一种治疗妇科病的常用药,出厂价7元,中标价却是56元,虽然这种药品的中间差价超过了800%,但药厂也仅仅只挣1元左右,从7元到56元之间的49元便都被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院和医生所瓜分了,而且利益链条上各环节的利润分配谁也不能少,因此,只有通过抬高中标价,抬高中间利润,才能利益均沾,各得其所。
, http://www.100md.com
    医药公司能量惊人

    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采用的是代理制,让中间的代理商层层加价,销售药品。以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为例,医药代理公司以每支0.6元的价格从药厂拿药,再以4元的价格卖给医药代表,中间赚取3元多的差价。为了保证药品能够高价中标,这部分差价大多要花在招标公关上——招标办及其主管部门、监督部门,评定中标价的专家等,代理公司要打通各个环节!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医药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尽力公关,以推高药品中标价。

    在我国各地,那些冠名“电子商务公司”或“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医药招标中介,均为近年成立的民营企业。“招标中介公司的管理人员,又有很多都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大医院的下海者。因此,中介公司与医疗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名知情人士说。

    不少参加过招标投票的专家组成员均对中介公司的能量感到不可思议。有位专家说,在招标前,他们竟然就对参加投票的专家了如指掌。有一次,在他还不知道自己被抽中的情况下,中介公司就派出医药代表登门造访了。当然,对方不仅送来自家药品的代号,而且还奉上了数额不菲的“红包”。
, http://www.100md.com
    “不仅如此,一些医药招标中介机构甚至还操控医药批发,经过他们简单之极的‘劳动’,许多药品批发价格翻番。比如一种用量很大的妇女流产必用药,厂家的出厂价为50多元,而中介公司操纵的批发价达120元以上。财富的巨额积累,愈发增加了中介公司的‘公关’能量,加速了招标制度的‘沦陷’。”另一名业内人士说。

    医药代表推波助澜

    医药代表的本职是介绍新药品和器械,让医生能尽快掌握其用法。但如今医药代表的主要职能却变成了搞公关、“做回扣”。

    对于中标的药品,医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为了使自己中标的药品能被医院大量采用,医药代表“首先要找到院长和药剂采购科长,根据医院大小和药品情况,每个人送两万元左右的红包。”医药代表杨星(化名)补充说,“这两个人通过后,药才算真的是能进医院,入库房了。”
, http://www.100md.com
    药进了医院还不算万事大吉,因为还没用到患者身上。杨星说:“接下来要看药品适合哪个科室,然后找到科室主任,谈判提成比例,或者干脆直接找医生公关。”

    “有时候会把全科室的人一起请出去吃饭喝酒,然后每个人送上500元的红包,医生才会开始给病人开药。”

    到此,“神仙”还不能算拜完了。门诊药房负责人也是一道关口,同样要送上礼品、红包。“这样他们才会给医院库房下单子,药才会到门诊药房,患者也才能取上药。”……

    同时“医院药库每个月也要送上两三百元,否则可能不给门诊药房送药。”杨星继续说。

    “还有一个不能漏的人,那就是查处方的人,这也是有提成的。”医药代表刘梅(化名)补充说。

    当然,医药代表个个都不是吃素的主儿,他们也要赚取相应的利润。
, 百拇医药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经采访过4名医药代表,他们坦承,每个月收入都在一两万元,而且打开局面后工作也很轻松,“就是请客,送礼,吃喝玩乐。”

    医药代表崔刚说:“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部来自药品提成。”

    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说,为什么大学生毕业以后,有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当医生,愿意当医药代表,推销药品;有些医院的主任医生不愿意干,却愿意当医药代表,就是因为赚钱太多,赚钱太快。

    医院逐利高价进药

    曾有50多家药企老板联名指出,高药价的根子在于医院的“以药养医”。

    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中标价是医院采购药品的最高限价。为了保障医院的合理利润和正常运营,国家规定医院对采购的每一种药,都可以在进价的基础上,最高加价15%后卖给患者。但是,这个政策在长期实

    , 百拇医药(尹艺)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