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0919
关于医院预算管理的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国经贸》
     不受历史数据的干扰,编制结果更接近实际,是当前普遍采用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3强化预算的监督机制,加大考评力度

    预算编制的再全面、再完善,没有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也会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甚至于半途而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医院应根据自身的需要成立专门的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项收支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医院的规划进度是否相吻合,各项费用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财经纪律;是否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对于检查的情况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对于预算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需要修改预算的地方及时加以补充。预算指标下达各个科室后,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各科室是否严格贯彻实施,定期对各科室进行考评,奖罚分明。对于考评工作都要始终如一,全面覆盖。

    4预算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医院预算体现着国家的政策,规定了医院业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因此,医院编制预算要正确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保证预算的严肃性。目前,医院预算编制是零基预算,是大收大支的综合收支预算。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医院预算的编制要做到实事求是、稳妥可靠、量人为出和收支平衡,不能编赤字预算。编制时要正确划分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特别是要正确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人、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界限。对于业务收入预算要客观可靠,对没有把握的收入不能编人预算。同时,对应列人预算收入的也不能打埋伏。支出预算要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不能留硬缺口,以免预算核定以后,不断调整支出预算。因此,对每一项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和收支规律进行计算,力求各项数据真实可靠。二是医院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要求,合理安排资金,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事业需要与财力可能和消费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医院要优先保证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固定性开支以及医疗业务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支出,然后,根据财力情况,进行设备更新、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建设等。

    “预则立,不预则废”,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规范医院的经济行为,把医院的各项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为医院高效运营和规范管理提供基础和保障,确保医院实现规划目标,医院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百拇医药(阎肃)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