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事药政 > 各家评论
编号:11822482
大输液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任重道远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9.11.03
大输液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任重道远

     □文/本报记者 庞村 图/本报记者 熊光明

    “造成大输液不合格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产品性能不稳定,这主要是生产企业的原因,没有控制好生产环节;二是运输和储存不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这多是经营企业造成的,是属于流通环节没有做好;第三是假冒产品。”日前,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办公室副主任殷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确保大输液的质量安全,不仅要保证生产源头不出问题,还要确保流通、使用环节不出问题才行。对此,业内人士也发出慨叹:“整个大输液的质量安全控制任重道远。”

    出厂环节严把关

    据了解,输液产品下线后要等待15天才允许出厂销售,这15天主要是对输液产品做灭菌检验。但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企业能否做到15天的灭菌检验等待呢?是否会发生抽检不合格,企业不按规定销毁同批次产品呢?

    对此,一些输液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自检过程中发现某批次产品抽检中有不合格的情况出现,这就给整个批次的产品判了“死刑”,是必须进行销毁的;如果被药监部门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某一批次的产品有不合格的情况,那同批次产品也基本上先宣布“死缓”,等具体的调查结果出来后再予以销毁。“监管力度那么大,驻厂监督员、质量受权人也都在那儿盯着,正规企业是不敢在这方面做手脚的。”

    石家庄第四制药厂副总经理苏学军告诉记者,对于正规输液生产企业来说,除严格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外,都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指标。从原辅料进入生产线到成品下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