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李振华
编号:13397319
李振华治疗湿热证临床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27日 医药卫生报
     河南中医学院 郭淑云 鲁嵬

    李振华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其临证建树颇多。笔者有幸随其侍诊,获益良多。

    李老认为湿热证可见于黄疸、痢疾、泄泻、鼓胀、暑温、湿温等多种疾病,起病有急缓,病势缠绵,病多难治。由于湿热证病机复杂,临床多有误治而使病情加重者。湿热证虽有外邪致病的病因,然其本在于脾土不足,脾虚生湿,湿阻气机,郁而化热,终成湿热互结之证。其病机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脾气亏虚,失其健运则生湿;湿为有形之邪,属阴、属寒;湿阻气机,气有余则化热;热为有形之邪,属阳。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实,如此虚、实、阴、阳、寒、热,实质不同的病机交织蕴结在一起,可在不同的病位出现不同的疾病,故成为棘手难治之症,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失治、误治。所以叶天士有云:“湿热难缠,病难速已。”李老根据其多年的治疗经验,强调对湿热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湿热证病机是虚、实、寒、热、湿互结,但在临床中其地位不是对等的。注意湿和热的偏盛及病人不同年龄、体质和用药而出现的不同演化,临床观察其脉症随证治之,是治疗湿热证的指导思想。
, 百拇医药
    二、湿热证以清热祛湿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湿与热的侧重,而辨其热盛于湿或湿盛于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和热病机实质不同,用药必须适当。清热需用苦寒之品,过用则热祛寒生而伤脾气,可转为寒湿,加重病情,临床中多见因过用清热药物而失误者。祛湿当温阳利湿,佐以芳香淡渗,然不可过用温药以致助热而使病进。

    三、湿热的证治,治偏热、偏湿用药严谨者,最早可见于张仲景。如治疗黄疸病,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均为苦寒之品,因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湿重于热者,改用茵陈五苓散,虽然仍用茵陈以清热退黄,但去栀子、大黄,用苦温之白术和辛温之桂枝,配以淡渗之猪苓、泽泻以祛湿、退黄,防其清热过度,伤脾助湿而转为阴黄。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用茵陈术附汤治疗阴黄,虽然也用茵陈以治黄疸,但仅以白术、桂枝之温已不足以化去寒湿,而用附子、干姜之热温阳化湿。乃见其卓识,收效甚佳。

    此外,仲景在用苦寒清热药物治疗黄疸热盛于湿证时,还重视随兼症选择用药。热盛大小便不畅者,用茵陈蒿汤以通利大小便而退黄祛热;心烦者用栀子大黄汤,加枳实、豆豉以理气除烦;若热盛大小便不通者,用大黄硝石汤,即加芒硝配大黄攻下以治热结于里;若初期有表证之恶寒发热,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此可见仲景随证选方之妙。临床上除二便情况外,还应注意汗出之多寡,发热之有无,面色之晦明,食欲之强弱等兼症,细察舌苔、舌质、脉象。
, 百拇医药
    在治疗一般湿热证时,李老还特别强调湿热证之病位和苦寒清热药之归经。如治疗湿热证在上焦肺者多用黄芩,在中焦胃者多用黄连、黄芩,在下焦肾与膀胱者多用黄柏,在肝胆者多用栀子、茵陈、龙胆草等。

    四、李老在治疗湿热证热盛于湿时,在祛湿药物中喜加理气而又不过燥之品,如郁金、枳壳、乌药等。气行则湿行,不仅加强祛湿的功效,同时湿祛而热无所依存。此外,清热祛湿还应重视用健脾和胃之品,脾健胃和则从根本上祛除湿热而防其复发,又可防止湿伤阳气而转为脾胃下陷之变证。湿热病治疗后期热势渐轻,而湿不能速解,加之脾气未复,往往表现为余邪缠绵不尽,脾虚不运等证,旧病易于复发,其时仍需继服健脾益气调治,巩固疗效。饮食亦需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可饮食过多或食用生冷、膏粱厚味,以防加重脾胃负担或损伤脾胃导致食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