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1770759
中风治疗 多管齐下早当先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20期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时国臣教授在对中风偏瘫的治疗中,总结出中药通络、活血抗栓、针灸康复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的系统疗法,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风又叫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势凶险,易遗留后遗症。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针对溶栓窗口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国臣教授依据严格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积极采取溶栓疗法;而对于超出窗口期的病人,则给予降纤、抗凝和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类中药制剂。除常用药物外,同时还配合具有降脂抗凝双效类长效中成药,如丹参、三七、水蛭、地龙、葛根、银杏叶制剂和麝香、牛黄等中药制剂。

    针对脑梗死的不同时期、不同证型,中医各有不同治则。有通腑泄热、开窍醒神,临床上常给予清热定宫丸等口服或灌肠;有芳香开窍、豁痰醒神,常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等;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常用丹参、川芎、水蛭、地龙、银杏叶等中药制剂。时国臣教授综合各家之长而自拟的中风1号、2号、3号中药汤剂,更便于对证用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时国臣教授强调,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故康复应与治疗并进,及早佐用中药和针灸。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体积。针刺可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提高缺血后脑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或释放。中风病人急性期越早接受中医针灸施治,其预后越好,自主意识恢复越早,后遗症越轻、越少。

    临床中,时国臣教授对昏迷病人,大多选取具有开窍醒神功效的穴位进行针刺,同时配合头针针刺,以此调整阴阳,醒脑开窍,促进其意识恢复;对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毫针刺激神经干腧穴的方法,使瘫痪的肢体产生明显抽动,达到祛风活血、逐瘀通络的作用;配合头针针刺,调畅头部经络气血,使脑络通调,神复智生,促进其功能的早日恢复。

    与此同时,康复治疗也应尽早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就可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康复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时国臣教授的体会是,通过中西医结合、传统针灸中药并用、早期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以及主动、被动运动等环节,可大大降低中风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中风病人获得良好的疗效及重返社会。, 百拇医药(衣晓峰 李小莲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