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品安全 > 相关话题 > 食品添加剂
编号:11772147
成也添加剂 败也添加剂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7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5.07
     虽然说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添加剂只是满足我们对食物需求的一种选择。专家、学者建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延长监管链条,创新监管方法,细化监管措施,杜绝添加剂滥用行为。

    □文/图 韦文青

    ★一名3岁半的小孩吃完棒棒糖,大便竟被染成绿色,孩子也因此险些丢了性命。愤怒的母亲较真到底,自费检测发现棒棒糖内的色素超标3倍多。

    ★DHA、核苷酸、香精……商品标签上的食品添加剂成分由中文、英文、缩写等“混合”在一起,消费者无法识别。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制定得相对保守,其规定的使用量比国外低。在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上,我国规定60个单位,加拿大是150个单位,美国则不限量。

    在物价较高的广州市区,一杯珍珠奶茶5毛钱,难道大城市的物价竟然便宜到这种地步?一个苹果或香梨,在经过几道加工工序后竟然“变”出几大桶“鲜榨果汁”!熟悉食品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些神奇变化的背后都是食品添加剂的“功劳”,但如今这些“功劳”却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 百拇医药
    2008年6月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后,国家有关部门掀起打击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整治行动,全国刮起肃清食品添加剂风潮。但是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整治,目前仍有不法商家顶风行事,想尽各种办法非法销售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有专家表示,食品添加剂监管道路艰难,不妨延长监管链条、创新监管方法、细化监管措施。

    合格棒棒糖色素超标3倍

    2009年1月,家住广州市海珠区的张女士在正规超市给孩子买了一个棒棒糖,不料儿子吃完后大便变绿,随后手脚僵直、呼吸困难,所幸医生及时赶到,孩子才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都是棒棒糖惹的祸!”张女士说,然而当地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该棒棒糖生产企业竟有全套食品安全合格证件。

    张女士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自费2000多元请专家鉴定。在拿到上海一家权威机构检测报告时,张女士才知道儿子吃的棒棒糖其色素、亮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3倍多。于是张女士通过法律途径将生产该棒棒糖的东莞一企业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生产与销售相关产品并给予赔偿。“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不能让更多孩子吃这种色素超标的糖果!”张女士说。
, 百拇医药
    前不久,这家东莞棒棒糖生产企业与张女士达成协议,不但给予其高额赔偿及补贴,而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相关产品。

    据悉,该棒棒糖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层层把关,有一套健全的食品卫生制度和规范,即便如此,这款糖果的色素含量高达每千克0.3429克,而国家规定的最高使用量为0.1克。

    爱喝珍珠奶茶的年轻朋友是否留意过奶茶的生产过程,研究过奶茶的内在成分?佛山市民朱娜几乎每天中午都要喝一杯珍珠奶茶,有时甚至将其当作必备的“营养品”饮用。当被问及珍珠奶茶成分时,朱娜纳闷地说:“不就是珍珠和奶茶嘛,都是好吃好喝的东西,比牛奶还可口!”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评估中心专家陈和平表示,珍珠奶茶除了热量高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一些商家为节省成本,偷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在各种添加剂作用下,摇身一变成为美味的珍珠奶茶,可以说所谓“珍珠奶茶”里既不含奶又不含茶,都是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勾兑出来的。
, 百拇医药
    食品添加剂成为监管重点

    笔者在广州、东莞等地采访时听到这样一句顺口溜: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没数。在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直接将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全国政协委员叶建农表示,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不可盲目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原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表示,不但要禁止商家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而且对于已进入名单的添加剂应尽快指定其限量标准上线以及非食用物质容忍上限。

    广东省经贸委在最近一次组织的酒类产品例行抽检中发现,有近1/3被抽检的葡萄酒不合格,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超量或违规使用山梨酸、山梨酸钾、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据了解,某些所谓高年份葡萄酒是用食品添加剂做“盾牌”,个别劣质酒中甜蜜素、糖精纳、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直接危害消费者肝脏健康。
, 百拇医药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刘源超表示,近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多与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有关,例如“红心鸭蛋”、“三鹿奶粉”等。2009年他们将进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为重点,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和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而普通市民、消费者显得非常无奈,如今所有的饮料、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几种、几十种食品添加剂,老百姓识别起来显得非常困难,更谈不上监督与打假了。“就拿常见的DHA、核苷酸、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来说,一些食品中有无必要添加这些食品添加剂,添加多少才是健康的?”朱娜说。

    亟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食品添加剂被个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一再乱用、滥用,使得不少消费者“谈添加剂色变”,我们该如何破解目前食品添加剂遇到的尴尬局面?

    从2008年6月1日起,新《标准》开始实施。广州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何洁仪表示,新《标准》比1996年版的“标准”改进许多,尤其在添加剂框架标准、剂量限定等方面。以牛奶为例,新《标准》明确规定了可以添加哪些食品添加剂、添加多少剂量等。《标准》将我国现有的近2000种食品添加剂逐一梳理,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指导与参考。我国《标准》制定得相对保守,其规定使用量都比国外低。在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上,我国规定60个单位,加拿大是150个单位,美国是不限量。我们遵循的原则是,虽然说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它只是满足我们对食物需求的一种选择,我国规定,在达到预期效果情况下,要尽可能少地使用添加剂。
, http://www.100md.com
    但是陈和平表示,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尚不完善,以蜜饯产品为例,虽然有关法规限定各种甜味剂的最高用量,但聪明的厂家将多种甜味剂加入到一种食物中,导致该食品甜味剂的总量严重超标,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何洁仪认为,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标准制定以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每一环节都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要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牢固的食品安全链条,而不能仅靠几个月的专项整治。

    广东省社会研究学会专家马志军认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不能靠某一部门,否则无法肃清整个食品行业。若只抓终端忽略源头或只抓源头忽略终端,以及只抓厂家行为忽略对消费者引导、教育,食品添加剂整治将无法进行。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创新监管方法,考虑对食品添加剂销售实施审批、使用备案、抬高门槛、惩罚性赔偿等做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