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药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 第十二章 化湿药
编号:11699861
苍术 Cangshu
http://www.100md.com 《中药学》
     《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名茅苍术。后者主产于内蒙古、山西、辽宁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麸炒或米泔水炒用。

    【性能】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应用】

    1.湿阻中焦证。本品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和剂局方》)。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外溢的水肿,则同利水渗湿之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如胃苓汤(《证治准绳》)。若湿热或暑湿证,则可与清热燥湿药同用。
, http://www.100md.com
    2.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燥,长于祛湿,故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湿热痹痛,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如白虎加苍术汤(《普济本事方》),或与黄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用于湿热痿证,即四妙散(《成方便读》)。若与龙胆草、黄芩、栀子 清热燥湿药同用,可治下部湿浊带下、湿疮、湿疹等。

    3.风寒挟湿表证。本品辛香燥烈,能开肌腠而发汗,祛肌表之风寒表邪,又因其长于胜湿,故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可单用,或与羊肝、猪肝蒸煮同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 http://www.100md.com     【鉴别用药】 苍术、藿香、佩兰均为芳香化湿药,具有化湿之力,用于湿阻中焦证。但苍术苦温燥烈,可燥湿健脾,不仅适用于湿阻中焦,亦可用于其它湿邪泛滥之症;而藿香、佩兰性微温或平,以化湿醒脾为主,多用于湿邪困脾之症。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2.《名医别录》:"主头痛,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暖胃消谷嗜食。"

    3.《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泄肠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醇(系β-桉油醇和茅术醇的混合结晶物)。其它尚含少量苍术酮、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及菊糖。
, http://www.100md.com
    2.药理作用:其挥发油有明显的抗副交感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对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肌松弛,苍术制剂能促进肾上腺抑制作用的振幅恢复.苍术醇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苍术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是镇静作用,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苍术煎剂有降血糖作用,同时具排钠、排钾作用;其维生素A样物质可治疗夜盲及角膜软化症。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苍术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单用苍术泡水饮服,治疗胃下垂,颇获良效(中医杂志,1997,2:72);或用苍术煎汁,冲服生鸡内金末,治疗小儿厌食症,亦有良效(中医杂志,1997,1:7);用苍术10~15g,配入黄芪、沙参、五味子等组成"金水相生饮",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为92%(中医杂志,1997,2:70);用苍术20g、白芷20g、乌梅15g、五味子15g,水煎,采用蒸气吸入法,治疗鼻息肉30余例均可收效(辽宁中医杂志,1984,7:85)。另外,还可用治耳鸣、烧烫伤及寻常性鱼鳞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