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常识 > 正文
编号:13076816
卫生部通报2008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情况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1日 中国卫生部网
     卫生部近日通报2008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情况。该季度,卫生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97起,中毒3357人,死亡29人。卫生部同时要求,要全力做好奥运会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和各地震、洪涝灾区饮食卫生监督和食物中毒防控工作。

    与2007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35.8%,中毒人数减少4.2%,死亡人数减少58.6%;与2008年第一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70.2%,中毒人数增加168.1%,死亡人数增加11.5%。据分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与上季度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增加227.3%、335.3%。主要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引起。进入夏季以来,各地气温普遍升高,适合各种细菌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52.2%、23%、52.8%。其中以毒蘑菇中毒下降尤为明显,该季度共报告毒蘑菇中毒9起,中毒33人,死亡13人,主要是由误食引起。但毒蘑菇中毒危害严重,该季度报告病死率高达39.4%。与2007年同期相比,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增加50.9%。其中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事件有2起,中毒人数分别达到199人和274人,由农村自办婚宴所引起,均系细菌性食物中毒。与2007年同期相比,学校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增加25.9%。其中,25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人数885人,无死亡,分别占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的69.4%、70.7%。学校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主要以食物污染或变质引起的微生物性中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