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中药药市 > 品种分析
编号:11695438
蒲公英产新货少孕育商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7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7.07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为药食兼用的品种。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田野、道旁、荒地、庭园等处,以野生为主,近年来家种有所发展,但数量不多。

    一、本草考证

    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显著的催乳作用,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治疗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瘤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予高度评价。实验证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他球菌等,皆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被称为中药抗生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体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健康营养的活性成分,同时含有丰富的钙、铁、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学价值,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进入高级保健蔬菜行列,日本还把蒲公英制成酱汤、花酒等系列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饮料。

    二、产销概况

    蒲公英自2003年非典期间达到5~6元(千克价,下同)的高价之后,之后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产量也逐年递减,2005~2006年受禽流感影响达到4元左右,2007年回落到3元左右。由于价格偏低,且去年产量很小,甘肃药商多有看好后市入手囤货者,但一年下来,价格却是不升反降,近年产新时节陇西市场售价仅2.7~3.2元。在各种物价竞相上涨、劳动力工值不断提高的今天,药农采挖一天蒲公英的收入远远不够成本,积极性遭到毁灭性打击。目前,前季采挖已经结束,但甘肃产区陇西、漳县、岷县、渭源、康乐、和政、临潭、迭部等地均报减产。陇西文峰药市历来为蒲公英的最大集散地,90年代年集散量近千吨,而今年的来货量不足百吨,历年存量也不超过300吨。

    三、后市分析

    从近年蒲公英的产销情况来看,蒲公英的产量存在逐年递减的趋势,可是由于西药抗生素的冲击,蒲公英的销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导致蒲公英价格多年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蒲公英作为一种常用药,在人用和兽用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量,随着科技进步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蒲公英在食疗保健方面的用途正在日益拓宽,这为蒲公英的后期走势无疑具有重要影响,预计蒲公英和其他的野生药材一样,将会随着物价的上扬和劳动力工值的提高,在不远的将来走上回暖之路。但是蒲公英后季还可以采挖,还有一部分家种(主要供食用),也对价格大幅上升造成一定压力,加上全国经济整体疲软,投资者也多会投鼠忌器,浅尝辄止,因此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文/陈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