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49420
结核性睾丸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4日
     结核性睾丸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近代医家根据中医之原则,结核病是由“流痰”、“痰 核”、“痰火”所致,故将痰湿流结于肾子的疮痨性疾病称之 为子痰。其因为肝痛亏损。络脉空虚,浊痰乘虚下注,结于附睾、睾丸而成。

    (一)结核性睾丸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所见:病渐发,进程慢,达到一定体积,方偶发现 附睾尾部硬结,无痛或仅有轻度肿胀疼痛,硬结凹凸不平,大小不等,初期与睾丸分界明显,病变波及睾丸时,附睾和睾丸之分界消失。经数月或数年,附睾结核寒性脓疡形成,与阴囊皮肤粘连,溃破后脓出粘腻,渐变稀少,夹有豆渣样坏死组织,时发时愈。形成窦道。窦道与附睾间有条索状硬韧瘘管相连。输精管精硬,呈串珠状。

    附睾结核少数可呈急性之经过,体温升高可达40℃,阴囊红肿疼痛,持续7—8天后,在附睾中遗留局限性硬结,继则皱折变平形成脓肿,溃破而转入慢性。 本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严重者可伴有低热,盗汗、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大便干,舌红少苔, 脉细无力等。
, 百拇医药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增高;尿液镜检常见有细胞;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沉加快。

    (二)结核性睾丸炎的辨证要点

    睾丸、附睾结核祖国医学称之为“子痰”,系指痰湿流结于睾丸或附睾,引起局部硬节、肿痛,甚者化脓破溃,流出稀薄脓水,形成瘘管而经久不愈之疮痨性疾病。子痰在古代文献中虽有论述,但无此病名。如明·汪机于《外科理例·囊痈》中云:“一人年逾五十,患此疮口不敛, ……若溃后虚而不补,少壮者成漏,老弱者不治。”在古代,子痈与肾囊痈尚示能截然分开,因子痈常会波及阴囊,如明申斗垣《外科启玄·卷七》云:“外囊破裂漏水腥臭久治不愈。”清·祁坤《外科大成囊痈》亦云:“因患痔漏而串及 于囊者,肾囊漏也。”此“肾囊漏”即是由子痰病溃后而致。 又如《证治准绳》云:“石灰散,治肾漏,阴囊先肿,后穿破 出黄水,疮如鱼口能致命。”《王氏医存》亦云:“好淫者,多咳血,……甚者生卵漏,血水成盆……,夏至后常发。”近代 医家根据中医瘤病因“流痰”、“痰核”等所致之理论,而将痰湿流结于睾丸部的疮痨性疾病称之为“子痰”。
, 百拇医药
    结核性睾丸炎多因肝肾亏损,肝络空虚,痰湿之邪乘虚侵袭肝肾之经,下注凝结于肾而成。其分型可分寒湿凝结、肝肾阴虚、肾虚痰湿之型。故理气散结化痰为其治疗大法,而温经散结、 滋阴化结、补肾化痰则为治疗之变法。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之因系由结核杆菌所致,患者一般多有肺结核。肾结核等病史,结核杆菌随血流或淋巴液侵犯附睾,附睾及睾丸结核之后,输精管腔狭窄,管壁粗硬平均, 呈串珠状改变。附睾结核从尾部开始,形成肿块,向上扩及整个附睾,并与睾丸相连。若成寒性脓肿侵及周围组织,明囊皮肤发红、溃破,有干酪样脓液流出,则形成不易愈合之窦道。结核性睾丸炎作为原发感染灶则很少见,但实际上所有未经治疗之结核性附睾炎最终都将波及睾丸,在疾病之晚期将会发生生精停止。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生殖道 结核作为生育力低下或不育之原因已较少见。

    (三)结核性睾丸炎的鉴别

    ①慢性附睾炎:常有急性附睾炎病史,附睾之硬 结质地中等,输精管略增粗,阴囊无异常;
, 百拇医药
    ⑨急性睾丸炎 (急性子痈)起病较急,发热恶寒,—侧睾丸肿痛,触压痛剧;

    ②腮腺炎睾丸炎(卵子瘟):为腮的并发症,腮肿将退而睾丸肿痛,阴囊皮色发红,一般10天左右能消退,不会化脓。

    (四)结核性睾丸炎的体会与讨论

    1.男性内生殖器结核,虽能治愈,但常因输精管道阻塞, 附性腺破坏,而致生育能力无法保证。可见本病早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意义。

    2。如有肺结核、肾结核等原发病灶,应该同时积极治疗 之。

    3.本病西医常用链霉素肌注和雷米封口服,若疗效不佳,可选用利福平、卡那霉素、毗嗪酰胺、紫霉素等抗结核药物。

    4.附睾结核之结节直径超过o.5—1厘米,并已形成寒性脓钟,或已形成窦道,久治不愈者应行附睾切除术治疗,同时切除输精管,但要尽量保留睾丸。
, 百拇医药
    5.注意休息,节制房事,避免过分疲劳,平时可用布带或阴囊托将阴囊经常托起。

    6.加强营养,以清补为主,宜食鸡、鱼、蛋、鳖、龟、淡菜、白木耳、葱菇、海蛰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之物。

    (五)结核性睾丸炎的病案举例

    案例(阴虚痰结型):陈某某,男,11岁。初诊日期:2000年8月1日。患儿1年半前自觉阴囊部轻度疼痛,并有胀坠感。2月后左侧阴囊有硬块,经某医院诊断为附睾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3月无效。

    刻诊:口干思饮,疲乏,面容枯瘦,心烦,低热,溲少黄赤, 检查左侧附睾有1厘米×2厘米硬结,呈椭圆形,有压痛。输精管有轻度压痛,有串珠样节结。脉细数,舌红少律。

    中医诊断 子痰。

    西医诊断 附睾结核。

    证属 阴虚痰结。

    治则 滋阴潜阳,化痰软坚。

    方剂 方用养阴散结汤(39)去玄参,加鳖甲15克,水 煎服,14剂。

    二诊(8月15日):药后面容转佳,口干咽燥减轻,附睾结核较前缩小变软。继守前方,续服14剂,半月后面如常人,食欲增加,附睾硬结,输精管结节消失,恐硬结再次复发,上方去昆布,加生牡蛎30克(先煎),续服7剂点个月后追访,健康如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