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信息
编号:11600984
学会辨析“形似同音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23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合格的中医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学好医古文。而掌握医古文常用字,则是有效地学习医古文的重要途径。

    由于汉字是由点和线等笔画组成的,汉字笔画的多少、长短和排列的不同,就构成了许多的形似字。古医籍中存在有大量的形似同音字,我们在学习时应当注意分辨,以免致误。本文试以“瞑”和“暝”、“即”和“既”两组形似同音字为例予以分析:

    “瞑”和“暝”

    瞑:《说文解字》:“瞑,翕目也。从目、冥,会意包形声也。”

    ①本义是闭上眼睛。嵇康《养生论》:“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小仓山房诗文集·徐灵胎先生传》先投一剂,须臾目瞑能言。

    ②引申为瞑眩,目力昏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眩掉目瞑。”
, 百拇医药
    ③喻死而无憾。李白《雉朝飞》:“瞑目归黄泥。”《后汉书·马援传》:“常恐不得死国事,今犹所愿,甘心瞑目。”

    ④假寐,小睡。通“眠”。读mián。《灵枢·营卫生会篇》:“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

    暝:《集韵》:“暝,幽也。”从“日”、“冥”声,兼表声音和意义。

    ①本义是幽暗,光线暗。《汉书·五行志》:“釐公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刘向以为晦,暝也;震,雷也。”

    ②天黑,日暮。读míng。《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废四诊者,犹暝行之瞎马。”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愁。”《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安)为桓公司马,桓诣谢,……因下共语,至暝。”

    “即”和“既”
, 百拇医药
    即:《说文解字》:“即,就食也。”甲骨文写作左像盛有食物的器具形,右像人形,表示人正在饮食的意思。会意字。

    ①本义是人正在饮食。由“就食”引申为走近、靠近、接近。成语有“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类经序》:“欲冀夫通神运微,即大圣上智于千古之邈,断乎不能矣。”(邈:远。断:绝对。)

    ②引申为遇、遇到。《弘明集·神灭论》:“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

    ③引申为立即、及时。《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翁以母病脾,于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即慨然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④就、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⑤即使、纵然。汪廷珍《温病条辩叙》:“即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
, 百拇医药
    既:《说文解字》:“小食也。”从“皀”、“旡”(jì)声,形声字。

    ①本义为食尽,日全蚀。《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既。”

    ②引申为已、已经。《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翁既得见,遂北面再拜以为谒,受其所教。”

    ③假借为尽。《说文解字》:“《论语》曰:‘不使胜食既。’”《庄子·应帝王》:“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④通“餼”(xì)。既廪,指古代官府所发的给养。《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每个汉字都有固定的形体,形似同音字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容易引起混淆。因此,正确分辨,熟练掌握形似字,对学习医古文是很有好处的。, 百拇医药(彭榕华 福建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