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2280
长学制:提高教育质量的“快刀”(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01期
     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自1956年开办高等中医教育以来,院校教育代替师承教育成为中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途径,这对于稳定中医队伍,加强中医理论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模式缺乏中医特色,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甚至对中医学信心下降,难以担当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任也是客观现状。根据中医院校教育的当前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临床专业教育应以培养合格的中医师为基本出发点,但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五年的课堂教育时间内中医、西医和公共课各占1/3左右,不到一年的临床实习期走马观花地经历几乎所有中西科室。其课程内容以及各学科的讲授学时,特别是中医课时与西医课时的消长变化明显。调研高校发现,文革前中医课时占专业总课题(中医+西医)比例在70%左右;到衡阳会议召开后的1982级达到峰值80.49%,显然,“强调中医机构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发展思路”的衡阳会议精神起到重要作用;然后逐年下降,1999年以后维持在60%左右。

    同时,现在将中医、中药和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