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686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讲述中药标本传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1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8-1-11报道

    ■馆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特色:北京市高校中医药专题博物馆

    ■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和平街北口)

    ■建馆时间:1990年

    ■镇馆之宝:直径11厘米的“马宝”、仿宋针灸铜人

    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的逸夫科技馆就是中医药博物馆所在。博物馆拥有中国医学史和中药标本两个展厅,馆藏医药文物1000余件、中医书刊6000余册和近600种常用中药、4000余份标本。除了展览功能外,该馆还承担了部分教学与科研任务。另外,据博物馆郗主任介绍,该馆已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中医药博物馆,游客可直接登录博物馆网站进行浏览。
, http://www.100md.com
    镇馆之宝之一 动物结石“马宝”重达一公斤

    踏入博物馆的三层中药综合展厅,首先看见的不是根须发达的人参,也不是奇形怪状的何首乌,而是制作精致、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仿佛这不是中医药博物馆,而是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卢老师告诉记者:“中药的药材来源分为: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这些标本,只是直观地说明动物作为中药药材来源的重要性。”

    环视整个展厅,记者发现玻璃容器中的植物标本依然“秀色可餐”,红花绿叶,在冬季的北京给展厅添了许多春意。“这是我们用特殊溶剂浸制的植物标本,这些标本通常可以保色达到20至30年之久。”卢老师告诉记者。

    在展厅入门处的展柜里,一块圆滑光润,蛋青色附有丝丝杂纹的石头格外引人注意。“这是马宝,就是马胃肠道中的结石。动物结石,在中药中具有解毒、开窍、镇惊、化痰的功效。我们馆藏的这块马宝,可谓非常珍贵,它直径达到11厘米,重达1150克,非常难得啊!”卢老师指着那块看似玉石的“马宝”说道。原来动物结石也可以入药,其实,大名鼎鼎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而通常人们说的“狗宝”则为狗的胃内结石。这些动物结石药材一般都价格不菲。
, 百拇医药
    麝香传奇

    麝香其实是鹿科雄性动物囊袋中的干燥分泌物来到一展柜前,发现闻名已久的麝香的实物,看上去却仿佛街边售卖的柿子饼,并不起眼。“这就是麝香,它是鹿科动物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开窍、辟秽、通络、散瘀的作用。”据卢老师讲述,麝香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射猎,儿子为追捕一只野雉,不慎掉下山涧。唐老汉飞奔至山涧,见儿子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山涧微风阵阵,飘来缕缕奇香,沁人心脾。老汉欲背起儿子,却见儿子正贪婪地吸着这奇特的香气,伤痛好像正被逐渐趋散。唐老汉顺着香气寻觅,见不远处有一块不毛之地,香气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老人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鸡蛋大小,长着细毛的香囊。唐老汉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装入儿子的衣袋带回家中。不久儿子的伤不治而愈。后来,每遇到穷人跌打损伤,唐老汉就用麝香为其治疗。其实老汉得到的香囊,是一种叫麝的动物,雄性腹部装着分泌物的囊袋。以后,人们便把这种香袋叫做“麝香”。
, http://www.100md.com
    神药灵芝

    灵芝其实是一种真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展厅里的珍贵中药材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天山雪莲”、“千年野山参”、“灵芝草”等等常在武侠小说里出现的灵奇药名,如今得见实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展柜里形形色色的灵芝。既有大如脸盆的苦白蹄、树舌,也有宛若层层彩云的云芝、娇小可爱的桑黄和身披紫衣的紫芝,个个都是珍贵稀有的中药材品种,和麝香一样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对于抗癌也有所帮助。但野生灵芝现在非常稀少,而人工培育的医疗效用非常有限。

    其实,灵芝在中国向来被视为“神药”。在许多神话故事中,灵芝常常扮演“起死回生”的角色,妇孺皆知的《白蛇传》里便有白娘子历经千辛万苦盗取灵芝救活许仙的故事。
, 百拇医药
    止血神药三七

    生长三至七年方能有效的“三七”草药在灵芝旁边的展柜还展出了一种名为“三七”的药物。据卢老师介绍,著名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便是三七。三七看上去和厨房里用的生姜差不多,坑坑洼洼,比不得灵芝那样光鲜神秘,但是它对于止血疗伤却格外有效。关于这不起眼的“三七”,其名字也颇有来历。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张小二的小伙子,他患了一种名叫“出血症”的疾病,他的口、鼻流血,大便也出血,眼看张小二的生命危在旦夕。家人请来跑江湖的田郎中,田郎中一边为病人诊治,一边询问病因,最后他拿出一种草药的根研末,给病人吞服,过了一会儿,说也神了,病人的血就给止住了。临行前,田朗中送张家一些草药种子。后来他们将它种植在园中,并加以精心管理。

    过了一年,知府大人的独生女儿,也患了出血症,虽经多方医治,都未见好转。这位知府大人为此急得团团转,后来想出一个妙计,为女儿治病贴出告示,谁能妙手回春,治好女儿的病,年长者赏白银千两,年轻者招为东床。
, http://www.100md.com
    这天张小二揭下告示,带上草药,便直奔知府衙门,知府大人见了张小二,便叫管家请张小二为女儿治病,张小二拿出药来研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这小姐竟一命呜呼。知府大人盛怒之政,严刑拷打。张小二忍受不住这皮肉之苦,终于讲出实情。

    不久田郎中就被差役捕到了,知府大人要定他为“谋害杀人”之罪。田郎中不服,大声辩道:“此草药对各种出血之症均有奇效,但必须是生长三至七年的方能有效,张小二所用的药,生长刚满一年,时间太短了,没有药性,当然是救活不了小姐的性命。”言毕,他请求知府大人当众验证,知府大人同意,于是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划了一刀,顿时血如泉涌,接着他不慌不忙地取出药末,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他这一用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表演,使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知府大人也惊叹不已,无话可说。

    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教训,人们便把这种草药的根,定名为“三七”,表示该根作药用时,生长年限必须是三至七年的。后来因这郎中姓田,故又称“田三七”。
, 百拇医药
    镇馆之宝之二 仿宋针灸铜人

    步入四层的医史展厅,立刻会被门口复原的古代药店所吸引,牌匾、柜台、桌椅,还有店门口挂着的两串药幌等等,格外精致。

    医史展厅用大量实物勾画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夏商周直到近代民国时期,我国中医药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时期突出的代表性人物。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算立于展厅中央的仿宋针灸铜人像。

    这座铜像高一米八左右,全身所有穴位均做有记号,构造也别具匠心,由四个部件拼接而成,分散开来可以方便搬运,组装之后立即浑然一体。据郗主任介绍,这是一具针灸铜人的复制品,是南京博物院按照清代光绪年间太医院的铜人复制的。历史上此具铜人曾经随着国家的命运几经辗转,先后于1925年移交故宫博物院,1933年春又随同第三批文物南迁,移交南京博物院。1958年又回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据说这具铜人是仿制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铸造的天圣铜人,但世事沧桑,王惟一亲手铸造的两具铜人,在朝代的更替和纷飞的战火中,最终不知去向。

    而针灸铜人像在古代被用作教学和考试。特别是到了考试时,先在铜人体表涂满黄蜡,然后向其体内灌满水。当学生刺中穴位时,水就会从穴位处流出;如果不中,针则刺不进去。这样,老师就可以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找穴位以及针刺的实际水平,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