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0879
“五心药学采购包”欲为百姓送上低价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2期
     老百姓“看病贵”一直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顽症,为解决这一难题,医药分开的争论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党的十七大报告一锤定音,医疗卫生改革要实行“医药分开”,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11月25日在南京召开的“医疗体制改革与医药分开理论研讨会”上,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全新的公众健康药物支持全面解决方案———“五心药学采购包”。

    要让百姓用上低价药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南京医药药房托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林在这次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苏华夏三农基金会和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研讨会上,就南京医药基于两年参与“药房托管”实践推出的这一新理念作了介绍,“五心药学采购包”是为医院药房和社会零售药房提供的包括药品采购外包、专业药学服务、经营管理系统在内的药事管理集成服务,将以药学服务思想为利器,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以药学服务为特征的集成化供应链,达到“防腐、惠民、增效、多赢”的改革目的。放心、专心、省心、开心、诚心是我们对这一品牌的承诺。“采购包”中包括了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等多种疾病的不同通用名药物多达5000种。
, 百拇医药
    李海林说,一般三甲医院的药品品种数不超过2000种,所以,按医保目录药排序,通过专家精选出的这5000种药物,完全可以全面满足临床治疗用药的需求。这5000种药品在保证高品质的前提下全部采用真实底价,92%的药品价格低于10元,60%的药品价格低于5元,不为药品“公关”预留“利益”空间。从而大大降低百姓看病的用药费用。

    李海林透露,“低价”是源于与药企的直接对接。“将实现药厂直接供应到南京医药,南京医药再直接供应给各大医院或连锁药店等销售终端,由于简化了流通环节,因此能大幅度降低药品的价格”。

    “采购包”的运营模式是,先打造一个包含5000种品牌药的采购包目录,然后由下游的医院、药房等选择采购包中的药品下单,公司再向生产这些药品的制药公司下生产订单。打个比方说,原先只是顾客说要吃什么菜就去买什么菜,做什么菜,现在则是给顾客递上了一份菜单。

    据悉,该采购包将在12月开始试销售,2008年2月份开始将全面实施。
, 百拇医药
    斩断药品超长利益链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而当前百姓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药价虚高。

    当前我国药品零售价格和出厂价相差很大,大大超出了正常商业利润加成的范围,究其原因,关键是附着在医疗肌体上的负担太重,利益链太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说,经过长期跟踪调研,他们发现,现有的药品利益链超长,一些药品需要经过总经销、地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医药代表等环节才能达到医院和患者手中,而每一个环节都是层层加码、层层加价。一种药品的出厂价格如果是9元,由于层层加码,到患者手中就会变成90元。其中,生产环节(生产成本+药厂利润)仅占10%,流通环节(总经销、地区代理、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占30%,医院(合法的进销差价率+回扣)占40%,医生(回扣)占20%”。

    更有医药界专家揭秘,一种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患者手中的“旅行过程”中,除了医药代表,还有不下20个人居间攫取利益。
, 百拇医药
    这么长的利益链,也是造成目前医药商业贿赂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

    对于南京医药推出的“药学采购包”方式,与会专家认为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药品可以采用“药学采购包”方式回归真实价格体系,医疗器械、耗材、医疗设备也完全可以采用“采购包”模式,大幅降低公立医院的采购支出,减轻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李海林说,“有回扣就会滥用药,不‘防腐’不足以惠民。通过药品采购外包,斩断药品生产厂商与医疗服务终端的利益链,可以从机制上达到‘防腐’目的。”推出“药学采购包”,就是要让虚高药价、虚夸疗效、回扣促销的药品销声匿迹,切断其进入各药品销售终端的渠道。同时,“药学采购包”将彻底打破医药行业的旧有格局,达到“患者、药房、政府、医药商业、生产厂家”五方共赢的目标。

    作为国内医药流通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南京医药未来将进行战略转型,通过药房的采购外包、IT信息、物流配送,把自己打造成专业的“药事管理集成服务提供商”。李海林表示。
, 百拇医药
    “医药分开”改革的一种尝试

    山东鲁抗药业常务副总杜建方认为,中国的“医药分开”改革由谁主导,如何分开,何时分开,分开到何种程度,这是利益攸关方关心的课题。南京医药正在用自己的模式摸索“医药分开”的经营之路。体现了对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国家政策的深度思考。国内另一家涉及医药流通的上市公司康缘药业市场拓展部经理陈凤祥表示,南京医药的“顾问式销售体系”很有推广价值。这种集成化供应链、采购外包,不仅可以节省管理费用,还能降低采购成本,使效益提高,最终受益的是患者。同时也利于商业流通企业品牌的建立和提升。

    对于这种医药流通企业参与推荐药品采购目录的模式,与会医学专家也非常认可。北大第一临床医院钱荣立表示,一个普通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国内就有200多个品牌,临床医生在开药的时候根本无从选择。之所以一个普通药物就有这么多厂家一哄而上,是因为仿制药简便易行,有时利润增值可达百倍甚至千倍,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只要打通了医院的环节就能卖得出去。
, http://www.100md.com
    卫生部上海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培训中心主任陈秋潮认为,“医药分开”是新形势下医药领域重大的创新实践。当前群众看病贵,其中药价贵是主要矛盾。理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上的利益关系,是当务之急。政府寄予希望,群众翘首以待。南京医药的“药事管理集成服务”是为了顺应我国医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性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革的新尝试。

    有些业内人士对这种模式在全国推广则顾虑重重。一位长期从事医改研究的专业人士表示,走出南京,全国大多数医院还是医院的药事委员会掌握采购权,如何能说服这些下游选择“五心药学采购包”是个难题,因为它提出的“高质优价”并不一定被这些医院所看重。

    但是,不论这一尝试前途怎样,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只有首先从医疗产业组织方式调整和微观机制改革切入,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也是与会专家的一种观点。, http://www.100md.com(张东风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