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编号:11511348
标本兼顾中医防治流感有优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30期
     □ 周 颖 本报记者

    一夜北风袭来,气温骤降,北方地区提前进入了冬季。同时,一些大医院的感冒病人明显增多。今年会发生大的流感吗?中医药防治流感有那些特点与优势?今年运用中医药防治流感的方药是什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周平安教授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冬春季节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期,今年会不会发生大的流感?

    周平安:流感能否大流行,取决于三个条件。首先是病原体,流感病毒是否发生变异、重组。变异或重组的流感病毒,因为人们普遍没有抵抗能力,因此病毒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第二是病毒能否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第三是气候条件,如果气候持续过于温暖,突然寒流袭来,气温大幅度下降,人群极易受凉而发生流感的流行。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中医称为时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流感起病急,发热、甚至高热,可出现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咽痛、咳嗽,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故有“千面病毒”之称。一般3~5年发生一次小变异,引起小流行;10~20年发生一次大变异,引起大流行。因此,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年冬春都有局部流行。近百年来,流感在世界的大流行有5次,每次大流行都会有数十万人的死亡。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预防和治疗流感的特效药物,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
, 百拇医药
    我们通过分析认为,虽然全球有温室效应存在,但由于受太平洋冷空气的影响,2007年我国寒冷来临时间相对偏早,温度较同年明显降低,气温下降迅速而且突然,昼夜温差变化大,可能是一个寒冬。根据感冒流行情况及流感病毒变异的规律,今年病邪特点表现以寒邪偏重。因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预防感冒和流感要尽早行动。

    记者:流感和感冒除了气候条件的影响,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关系吗?应注意些什么?

    周平安:流感和感冒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目前都市生活节奏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而常常导致休息不足,可直接引起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易于感受外邪。同时饮食方面偏于辛辣、嗜食肥甘厚味,多有胃肠道积滞,从而影响了气机的正常升降,打乱了内在平衡,故造成人体多有内热,感受外邪则易出现内热外寒证,其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表现为恶寒,发热,部分患者可有高热、头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舌红苔黄,脉浮数,这是因为内热蕴于肺胃,外寒束表,使全身酸楚疼痛,热势亦高,因此,必须内外兼顾,表里同治,在解表散寒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方药进行防治。
, 百拇医药
    同时,人们要注意生活起居,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和适当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饮食要以清淡而有营养为原则,适量多食含蛋白质高的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黏滞、腥荤、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在流感流行时期,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减少和病人的接触。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记者:中医在防治流感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周平安: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即指人体的抵抗力,抵抗力强则不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平素机体内热偏重者,在饮食上多欲寒凉之品,起居贪凉,则易导致胃阳受损,卫气失防,抵抗力下降,故易于招致外寒侵袭。通过服用预防流感的中药可以清除内热,宣散表寒,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和谐,这样外邪就不容易侵犯了,起到预防流感或感冒发生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流感与感冒既能速效,又能缩短疗程,迅速改善症状,其原因就在于中医是从大处着眼,随机应变,通过调整身体的整体机能状态,提高抗病能力,驱除外邪,对流感进行及时而辨证的治疗,不仅抗病毒,更治病毒病。中药可以抑制病毒,还可以通过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将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物质排出体外,这是普遍的情况,因此相对于疫苗来说更广谱。中医更重视因人制宜,对有特殊情况的病人,采取特殊的方药治疗。如糖尿病人患流感,在用药上一方面顾护气阴虚的体质,一方面用些透邪药物驱邪外出,标本兼治,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避免气阴虚与外邪相互作用而使糖尿病加重。同样,冠心病、中风病、肺心病等患者在患流感时,中医治疗都会标本兼治,因人制宜,加用不同的药物,防止因流感而使旧病加重。这更是中医的优势。
, http://www.100md.com
    记者:中医防治流感有什么具体的方药吗?

    周平安:在预防方面,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专家组多年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经验,以及对2007年冬季流感及感冒特点分析,我们提出了以贯众、生甘草、苏叶、黄芩等六味药组成的预防流感与感冒的中医处方。本方散表寒与清里热并重,对大部分人群均适用,可广泛地进行流感与感冒的预防性使用,但对孕妇及经期妇女当禁用;对于平素体质偏虚,易出汗,经常感冒的患者可在服用预防药物的同时加用玉屏风颗粒固护卫气;对于儿童和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经期妇女以及平素体质有所不足的人群,如阴虚、阳虚、气血偏亏的不同情况就要进行针对性的辨体施防,以达到个体化诊治,从而降低流感及感冒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缓解症状,尽快痊愈。

    在治疗方面,可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表寒里热感冒三种证型。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当以辛温解表。方药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

    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咽疼,或扁桃腺肿痛,鼻塞,流黄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黄痰,口渴喜饮,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当以辛凉解表,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

    表寒里热感冒:即老百姓所说的“寒包火”型的感冒,在北方地区是最多见的一种流感。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甚至高热寒战,鼻塞流涕,咽疼,头疼,周身尽疼,咳嗽,痰黄,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当以散表寒、清里热。方药可选用感冒合剂,中成药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