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35488
北京人时尚:“我要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
     作者陈远丁

    昼夜门诊:免疫接种随时来

    球 北京市房山区的两个小伙子在某单位食堂值夜班时,发现了一只野猫。两人试着逮猫,却反被它又抓又咬。第二天一早,他们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狂犬疫苗,见了大夫连声说:“以后再也不逮了。”据计划免疫科辜荫华大夫介绍,类似情况在门诊很常见。记者注意到,在上午的一个小时内,10多位患者有七八个是来注射狂犬疫苗的。辜大夫说,中心一年要用掉15万多支狂犬疫苗。

    据孙美平主任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免疫门诊接种者比平常增加了1/3。自2000年10月底门诊昼夜开放以来,节假日和夜间来的接种者特别多。孙主任解释说,因为人们平时要上班,加上许多属自愿接种的疫苗只能在市、区县的疾控中心注射,而这正是市疾控中心为方便患者而开设昼夜免疫门诊的原因。

    孙主任提醒,多数疫苗接种不分季节,可随时来。流感疫苗最好在秋、冬时注射,因为接种后三周人体内就产生保护性抗体。她还建议,为预防夏秋时节的“秋季腹泻”传染病,现在就可开始注射“轮状毒疫苗”。
, http://www.100md.com
    预防远胜于治病

    看完本刊《肺炎老年健康的主要杀手》后,邹丽英老师急忙给辜大夫写了一封信。她患了十几年的肾病,在1999年患肺炎住院时,医生警告说肾病较重。因肺炎对肾有不好的影响,又易再犯,邹老师打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但像她这种情况能不能打,经治医生也没把握。辜大夫马上回了电话,认为可以接种。邹老师终于如愿接种了肺炎球菌疫苗。据介绍,她自费打流感疫苗已有2年了。邹老师说,没病时防病,比什么都强。

    辜大夫说,像邹老师这样有强烈的保健意识的人还真不少,每天咨询电话不断。以前,尤其在农村,小孩一见计划免疫的人就吓得飞跑。而现在,多数人已接受了预防、保健观念。目前,全市每年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约250万人次。据介绍,1995年同实施计划免疫初期的1978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99.77%;没有发现儿童中的百日咳和白喉;至1998年脊髓灰质炎已连续十四年没有发生;0至6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88年的5.47%降到1993年0.41%,提前实现卫生部规定的2000年达到0.5%的目标。
, 百拇医药
    防病花1元看病省16.7元

    刘宗素老人2月2日这天起了个大早,专程去市疾控中心注射肺炎疫苗。她至今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患肺炎是在1996年4月2日。“当时浑身冷,还发39度多的高烧。后来住院一个月,花了8000多元。”提起往事,她一个劲儿地摇头。一个多月前,肺炎又犯了。天天打“的”去打点滴,折腾了一个礼拜,又花了2000多元。听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才200多元,能至少5年远离肺炎,这位77岁的老人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掏得值。

    据统计,1995年北京市计划免疫总投入为0.55亿元,而减少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却高达5.21亿元。经对本市5个县十年期间计划免疫经济效益调查表明,效益比为1比16.7,即投入1元钱,可相应节约16.7元。另据美国一份费用效益分析显示,1993年对2300万老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对于整个社会获得了78000年的健康生存时间,并节省1.94亿美元。

    显然,百姓青睐的“少投入、高回报”的预防免疫实际上是一笔相当划算的经济账。

    摘自《北京晚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