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
编号:35080
低血压的危害也不小
http://www.100md.com 伽玛医生
     郭有声

    从医学上看,血压高了和低了都不好。但是,人们往往对高血压的危害比较了解和重视,而对低血压的危害不够重视,往往认为血压高了不行,低一点没有关系,其实,低血压的危害也不小,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例如,患低血压症的老年人,平常还没有什么感觉,一旦发生感染、高烧等情况时,因为血液供应跟不上,很容易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很快引起晕厥或休克而发生危险。另外,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硬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若血压过低,全身的重要脏器如心、脑等很容易引起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所以,老年人也要重视低血压。

    一、低血压的标准和类型

    不是说血压低一点,就是“低血压”。低血压是有标准的,医学上一般把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称为低血压。但老年人血压在100/60毫米汞柱时就算偏低了。与老年人有关的低血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百拇医药
    1.原发性低血压。这种类型低血压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发病率约占2.5%。这种人血压虽然一直比较低,但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一般在体格检查测量血压时才被发现,并找不到引起血压低的原因。这种低血压在女性或者体质比较差的人中多见,因此也叫做“体质性低血压”。有人认为,这种低血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

    2.体位性低血压。这是指由平卧体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体位或者长时间站立时血压下降、头晕眼花、甚至晕厥,一时性大小便失禁。这种类型低血压的原因也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脑动脉硬化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差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3.继发性低血压。这种类型低血压是某些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所以临床上也叫做“症状性低血压”。显而易见,这类低血压的病因是明确的如慢性贫血、主动脉狭窄、心肌病、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病等,以及长期卧床造成的营养不良等,都可以引起慢性低血压。有些老年人平时血压并不低,只是在急性大量出血严重感染,如中毒肺炎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才引起血压突然下降,甚至休克,这就属于急性低血压、
, 百拇医药
    二、低血压的治疗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低血压进行治疗。若是继发性低血压.就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只有原发病治愈了,低血压才能得以纠正。对于患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则在起居和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小心谨慎,避免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发生摔伤等意外。比如早晨起床时,由卧位变为坐位,由坐位变为站位时都要循序渐进,最好醒后稍躺一会儿,然后慢慢坐起并静坐片刻。最后再下床活动,动作一定要轻柔一些,特别是老年人夜间上厕所时更要慢一些,而且排尿时要用手扶着墙壁,防止突然发生低血压而跌倒。另外,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

    还可以试用人参生脉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每次1支。早晚各1次,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低血压者,平时活动也要注意,并应加强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关于低血压的药物治疗问题。对于慢性低血压者、多数学者不主张用升压药物。因为这只能起暂短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副作用较大。

    摘自《健康指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