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中成药 > 儿科用药
编号:3044
OTC,你准备好了没有?
http://www.100md.com
     患者给自己看病

    医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药分家”,意即医院和药房分开管理,病人在医院看病,到药房买药,两个过程相对独立。一些常用药可以跳过医生的处方,由病人直接到药房购买,这些药品被成为OTC Drugs(Over the counter drugs),翻译成中文就是人们常说的“非处方药”。

    目前,OTC药物主要涉及的疾病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非处方药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我国引进这一名词并付诸于实践仅仅是近两三年的事,但OTC的发展势头甚为喜人。现在,几乎每个稍具规模的药房,都单独列出了“OTC”专柜,甚至在超级市场也可见到OTC的身影。

    人们得了一些常见病,如感冒、腹泻等,去药房购买OTC药物,可以省去到医院看病挂号、付费、拿药的烦琐过程,在经济和时间上都是节省了不少。但这必须建立在对自身疾病熟悉的基础上,因为同种表现可能说明不同的疾病过程,如用抗菌素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效果明显,而真菌引起的则会雪上加霜。

    谁来承担责任

    病人毕竟不是医生,对疾病缺乏系统的认识,买药时难免人云亦云,或者是跟着广告走,一旦“吃错药”,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其实,笔者认为,尽管OTC药物大多数为常用药,副作用相对较轻,但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必要的指导还是不可缺少的。当前,政策规定了药店必须有至少一名执业药师,需要其对消费者在药店购买药品时的用药安全负起相应责任。但是目前我国执业药师严重缺乏,粥少僧多,许多药师仅仅在药店挂名,能直接站柜台,给予患者适当建议的几乎没有,这对实施药品分类管理非常不利。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有一定药品基本知识,熟悉OTC药物指证的药师,这应当是有关部门研究的课题。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病是生在自己身上的,自己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来。

    平时去医院就诊时,可以尽量针对自己的病情多问几个为什么,请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如果医生的解释有限,可以取一些介绍常见疾病的小册子,里面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这类科普宣传资料在大医院和药房里均有索取。

    条件允许的话,健康杂志也是获取知识的很好途径。《家庭医生》,《大众医学》都是广受好评的科普杂志,其中对常见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有具体的介绍。即将于2001年推出的《家庭用药》,是一本集中介绍药品知识的杂志,将以较大篇幅分析OTC药物,对每种药的适应症和副作用都有详细的论述,相信会成为大众选择药物时的好帮手。

    最后,仍要强调的是,如果经过简单的用药处理后病情仍未好转,请您一定去医院就诊,作一些针对性的检查,以便进一步治疗,千万不要一拖再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