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编号:27866
个性与遗传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遗传是父母将包含在精子和卵子中的密码信息--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基因则决定一个人的性别、眼睛的颜色、身高、皮肤颜色等等;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人的个性倾向也可以遗传,但困难的是不知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举个例子,如果肥胖的父母生了一个胖孩子,那么是由于这个孩子继承了其父母的肥胖遗传性所致,还是其父母过度喂养的结果?还有,如果聪明的父母有一个聪明的孩予,或者音乐家的孩子具有音乐天赋,这是由于孩子继承了父母的品性,还是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学习气氛浓厚或有较多机会玩弄器具的环境中所致?

    一些个性倾向在尚未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新生儿身上得到充分显示。如果你观察一下医院婴儿室里的新生儿,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只有几个月大,但对环境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安静地躺着睡觉,有的不停地哭嚷,有的惊恐不安,有的则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环境,有些婴儿似乎很容易就接受护理并吮吸乳汁,而有些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婴儿与环境有了一定的交流,这些倡向性就逐渐模糊耍芯咳嗽币布硪郧忠糯蛩睾秃罄椿肪骋蛩氐挠跋臁?

    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单卵双胞胎的研究,使心理学家们对人类品性的遗传得出了一定的结论。1944年,学者杰斯特和桑塔格出版了他们长达3年时间研究的成果。在这项研究中,他仍现察了下列一些配对研究对象对心理压力的生理反应:单卵双胞胎,一般同胞,而一般同胞间反应的相关性也明显高于非血缘关系配对对象。这些相关性显示,在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存在遗传性的联系。

    当然,遗传也影响我们看东西的方式,从而也影响到个性。我们通过遗传得到的生理反应,既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也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例如,试想想你对一个人的身高是如何反应的。西方社会非常重视“仰视“一个人,或直视一个人的眼睛。通常情况下,社会往往偏爱高个子,尤其是高个子男性,他们往径能够得到薪水较高的工作,提升也较快。而另一方面,矮个子却常常和胖子一样,成为取笑戏谑的对象,提升进步也较难。事实上,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言之“自卑情结“,就是从矮个子中总结得来。他指出,身材矮小者为了过于补偿其身高的缺陷,往往试图显示其攻击性行为,或易于诉诸武力。

    诚然,遗传因素似乎奠定了我们生理反应及个性发育的基础,但我们不能陷入把任何一切都归咎于遗传的误区。一些因脾性暴戾、懒惰、冲动任性而受指责的人,往往会籍口品性是遗传所致而利用遗传因素来洗脱自身。

    周雨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