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10081
我国心脏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36期
我国心脏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近20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包括大血管外科)发展迅速,一些领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已不相上下。心脏外科技术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更持久。

     先心病畸形矫治正向低龄化、高难化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术本身,而要求改进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最小的代价恢复健康。

    目前,微创心脏手术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减轻传统心脏手术的创伤:第一,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本身所造成的损害;第二,减轻传统手术途径所造成的创伤。

    不用体外循环,仅采用传统劈胸骨切口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损伤,病人手术后恢复更快,花费也更少。当然,心脏跳动下的搭桥手术要求外科医师要经过更充分的训练。不用体外循环在小切口内手术主要用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搭桥术。
, 百拇医药
    用体外循环但不停跳,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停跳液、在保持全身常温与高流量灌注下适当减慢心率,然后切开心腔做直视手术。,这种方法目前常用于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矫治术,也可在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直视手术。从心肌保护的角度看,心脏自然跳动最符合生理,可能优于任何心脏停搏技术,但不停跳也给手术带来某些困难,在适当条件下选用此法也属于微创范围。

    在体外循环下使用小切口虽然减轻了切口本身的创伤,但在小切口中不易建立体外循环,操作复杂,甚至需要机器人辅助,尚未广泛使用。

    已初步证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相当优势,特别是微创冠状动脉手术可以达到与体外循环下传统搭桥手术同样的效果,而免除了体外循环的创伤,给心脏外科展示了光明前景。

    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外科中占重要地位,在我国,先心病手术占心脏手术的60%~65%,为各类心脏手术之首。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以往先心病患儿平均年龄偏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心病患儿的年龄正在逐步减小,婴幼儿复杂重症先心病畸形的手术比例也随之上升,其中一些甚至可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小时进行手术。
, 百拇医药
    在我国,最常见的先心病是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重症紫绀型心脏病以法洛四联症居多;此外,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也很多见,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也日益增多,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畸形,如:肺动脉闭锁、单心室、左心发育不全、三尖瓣闭锁等目前仍没有理想的矫治方法。小儿心脏移植尚未广泛开展,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矫治术是心脏外科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

    心脏瓣膜手术人工瓣置换术仍是主流

    我国心脏瓣膜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心脏瓣膜直视手术约占心脏手术总数的25%~30%,仅次于先心病矫治术。我国心脏瓣膜手术始于1954年,直视成形术始于60年代初期,1965年我国第1例人工瓣膜替换成功,但直到80年代人工瓣膜手术才在全国广泛开展。除了三尖瓣手术以成形为主之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以换瓣为主。在二尖瓣手术中,成形手术约占10%,对于青少年瓣膜病人仍首选成形术。由于对成形手术后的远期效果存在顾虑,许多医疗机构更倾向人工瓣膜置换术。
, http://www.100md.com
    在人工瓣的选用上也经历了一段波浪式发展过程,80年代由于机械瓣来源困难,全国普遍使用国产生物瓣——猪主动脉瓣与牛心包瓣两大类。长期随访发现,瓣膜的10年完好率约为60%~70%,再手术的几率较高。90年代基本上转用机械瓣,生物瓣的使用跌入低谷。随着我国瓣膜病病人的老龄化,生物瓣的用量正在逐步增加。对于不适于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也将考虑使用生物瓣。总之,瓣膜外科的发展趋势是,瓣膜成形手术将进一步发展,但瓣膜替换手术仍将是主流,生物瓣的用量必然会迅速增加,但机械瓣仍占主导。

     冠状动脉外科将成为我国心脏外科的主流

    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代表的冠状动脉外科,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心脏外科主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占心脏外科手术的70%~80%,但在我国心脏外科手术中,冠状动脉搭桥术居第3位,约占10%~30%,国内尚处于技术普及阶段。

    虽然我国于1974年就已成功实施了第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但只是近10年才发展较快,形成规模。冠状动脉外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手术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是由于冠心病病人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冠心病的地位会变得更加重要,在心脏外科中,冠状动脉外科也将在心脏外科中向主流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其他心脏手术

    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动脉瘤与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手术近年来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病人数量的剧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手术技术与设备的进步。深低温停循环以及脑保护方法的改进,降低了主动脉弓动脉瘤手术的死亡率与并发症,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的脊髓并发症也已减少。

    国内已开展了扩张型心肌病心室成形术,通过缩小左心室腔的容积以改善心脏功能。1978年我国首例原位心脏移植在上海获成功。至2000年,全国已完成心脏移植近百例,其中1例最长移植后生存时间已接近10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与免疫学的进步,在确立相应法律之后供体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心脏移植将发展得更快。

    心脏的机械辅助装置与全人工心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极少数病人手术后应用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微创心脏手术是心脏外科又一里程碑

    微创心脏外科已成为心脏外科发展的亮点,微创外科的出现是人类高科技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http://www.100md.com(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