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编号:163439
柳枝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柳枝

    【拼 音】:LIUZHI

    【来 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

    【功 效】:疏风散热,透疹解痘,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祛风除湿。

    【主 治】: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

    【性味归经】:苦,寒。 ①《唐本草》: “味苦,寒,无毒。” ②《滇南本草图说》: “气味苦辛。”《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2两。外用:煎水含漱或熏洗。

    【药物配伍】:配菊花,可用于风热犯肺之外感及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淋浊肿胀。配桑枝,用于风湿痹阻经络筋骨酸痛,四肢麻木之候。配蒲公英,用于疔毒乳痈,目赤肿痛,小便淋涩及湿热黄疸。配金钱草,用于湿热黄疸,淋浊白带,疮疡肿毒。

    【别 名】:杨柳条《摘元方》、柳条《芷园臆草》;又名:小杨《说文》、杨柳《本草拾遗》、青丝柳《本草求原》、线柳、吊柳《草木便方》、水柳、清明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及须根(柳根)、枝和根的韧皮(柳白皮)、叶(柳叶)、花(柳花)、具毛的种子(柳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Salix babylonica L.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 “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苏恭所说为是。按《说文》云,杨,蒲柳也;从木易声。柳,小杨也;从木?声。易音阳,?音酉。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柽,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犹并称杨柳。”“杨柳纵横倒顺,插之皆生。春初生柔夷、即开黄蕊花,至春晚叶长成后,花中结细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绒,因风而飞。其嫩芽可作饮汤。”

    【中药化学成分】:木质部含水杨甙(Salicin)。,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