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内科 > 神经内科
编号:158865
丘脑下核刺激法治疗帕金森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据日本《医学论坛报》2000年11月16日载 日本大学神经外科片山容一教授,对帕金森患者的丘脑下核(STN)刺激疗法的长期疗效进行双盲评估,结果表明,除了迅速进展的病例外,该方法疗效较好。

    到2000年3月底,共52例患者接受脑深部电刺激,其中治疗后6~8个月的有33例。片山与该校神经内科一起观察14例接受STN刺激疗法者的长期效果。此14例中有的因不良反应不能充分服用左旋多巴,分期为开时相(on-period)Ⅱ-Ⅲ期,关时相(off-period)Ⅲ-Ⅴ期6例(A组);服用足量左旋多巴的,开时相虽改善到Ⅲ期,关时相向Ⅳ-Ⅴ期恶化的4例(B组);虽服用足量左旋多巴,但关时相Ⅴ期、开时相Ⅳ-Ⅴ期的迅速进展病例有4例(C组)。不让各组患者、评估者知道有无刺激。从清晨起12小时内观察其状态,评估最好和最差状态,同时比较刺激日和非刺激日病情变化。

    结果表明,A组在刺激日,分期改善到关时相的Ⅱ期,开时相的Ⅰ期;即使非刺激日,14%的患者Ⅳ-Ⅴ期完全消失,按国际标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关时相从26改善到15,振颤、强直、运动减少等症状均有改善。B组在刺激日关时相可改善到Ⅲ-Ⅳ期,开时相可改善到Ⅱ-Ⅲ期;非刺激日Ⅳ-Ⅴ期持续时间也显著减少,UPDRS关时相评分由26改善为16,振颤和强直有显著的改善。在C组,SRN刺激疗法对帕金森病分期及其症状均无显著改善。

    绍祯摘译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