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111033
心性猝死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13日 医学空间
     芬兰Mikkelsson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血小板糖蛋白基因变异的成年男性血液较粘稠,而且易于凝固,这使此类男性在55岁前发生心性猝死的危险增加一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学会(AHA)2001年8月20日出版的Circulation上。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特性也可能是中年男性发生致命性心脏病及冠脉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芬兰Tampere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Mikkelsson博士称,每5个芬兰男性中就有1人有这一危险基因,即HPA-2 Met,此基因是血小板糖蛋白Ib-IX-V基因的变异。

    研究人员对因暴力或猝死的700名芬兰男性白人进行尸检,他们发现在55岁以下心性猝死的男性中,有HPA-2 Met基因者比没有此基因者多2.2倍。Mikkelsson认为这项研究确认了一个新的重要的中年人心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心性猝死可因心律紊乱或大血栓栓塞所致。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死于冠脉栓塞者,有HPA-2-Met基因特征比无此特征者高2.6倍。这一危险因素在55岁以下男性尤为突出。

    Mikkelsson说,在冠心病所致的全部死亡者中,大约50%是发生在院外的猝死,而年轻者这一比例更高。55岁以下死于冠心病者,高达90%发生在院外。

    研究人员还强调,纳入此项研究的男性80%吸烟,而且有其他冠脉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及糖尿病。Mikkelsson称,上述发现揭示HPA-2-Met变异可预测中年时动脉粥样硬化的致命并发症,这可能与基因变异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有关,也可能是一个与血小板功能相关的未知因素的标志物。

    《中国医学论坛报》, 百拇医药